一個表情包回應
2025-04-19 09:49:21綜合
最近有個疑問: 國產劇怎麽這麽“愛”道歉?又道 一部《誰是凶手》,播四天道歉了兩次。歉点 這邊海報抄襲風波還未停歇: 那邊又被拿著顯微鏡看劇的又道觀眾發現,掛在牆上的歉点受害者照片竟然是宋茜早年路透。 宋茜的又道情商還是很高的。 一個表情包回應,歉点大事化小,又道也不失態度。歉点 但你以為這就完了?又道 都說一鼓作氣,再而衰,歉点三而竭。又道 《誰是歉点凶手》屬於一鼓道歉,再而習慣,又道三而無所謂了。歉点 當又被發現使用了於和偉和王麗坤的又道同框舊照後,看當事人身份尷尬沒有追究,幹脆這次道歉也免了,權當沒發生過。 誰看了不說一聲—— 接二連三的負麵熱搜,讓《誰是凶手》還沒猜透誰是凶手,就和“道歉”的詞條綁定。 另一邊,同期播出的《風起洛陽》也“不甘示弱”。 被原創設計者痛斥未經過原創授權,使用盜版團扇,連發多條微博維權。 不過,製作方很快發出致歉函,並與原作者積極協商、溝通解決方案,最終獲得諒解。 兩部備受期待的大劇,也算是在某一方麵達成了“共鳴”。 事實上,這些年國產好劇沒多少,道過歉的劇組還真不少。 為何而歉?道了歉,有用嗎? 來感受一下—— 道歉平事 國產劇的問題出在哪兒? 建議從各個劇組的道歉聲明裏找找——湊一湊,能湊出一部國產劇發爛發臭病例本。 先說“輕症”: 在影視作品裏,亂用、誤用別人的真實照片。 今年2月,《假日暖洋洋》播出時,就有網友震驚地發現,自己爸媽的結婚照成了劇中白宇父母的結婚照,而且,“還早逝了”…… 實打實的大無語事件。 別說路人逃不過這種晦氣事,就連當紅的明星藝人,都可能被P成遺照,堂而皇之地出現在熒幕上。 比如2018年某芒果綜藝,赫然出現多名日韓明星的“遺照”,讓人看了滿頭問號:哪來的big膽??? 節目回應倒是蠻快的。 但說實話,不用代入自己,這事隻要代入你喜歡的藝人,就足夠氣到冒煙。 像類似的宣傳物料抄襲——包括但不限於海報、劇照、宣傳片等,或者道具侵權等行為,這幾年已經屢見不鮮了,屬於劇組道歉的重災區。 但你發現沒? 道就道了,道了也沒用,下次接著犯。 對於製作方來說,這些問題也許隻屬於國產劇複雜產業鏈中的一小環上的“瑕疵”,不足以致命,所以也不會過於重視。 過程中習慣了敷衍了事,出事後學會了簡單粗暴地解決。 長此以往,小毛病養成了頑疾,反而不當一回事了。 說完輕症,看看重病——抄襲。 講起這個自然繞不開一個名字,於正。 死丫頭憑借死鴨子嘴硬技能,在娛樂圈混得風生水起。 《宮鎖心玉》當年有多爆?收視破3,同時段排名永遠第一。 誰還去管它是不是抄襲了瓊瑤的《梅花烙》。 嚐到了甜頭,抄襲反而成了於正的流量密碼。 該上綜藝上綜藝,該錄訪談錄訪談。 有人問起抄襲的事,他反倒坦坦蕩蕩,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看得咱們正常人連連咋舌。 時隔幾年,直到2020年年末,瓊瑤才收到了於正的正式道歉。 言辭懇切,卑微到穀底,和當年在訪談裏沾沾自喜的樣子截然不同。 習慣了,死丫頭向來是有兩副麵孔的。 就這樣一個人,你信他能搞出什麽好作品? 一直覺得,抄襲是捅向真正創作者的一把刀。 就該罰得重一些,否則,會寒了那些以創作為生、把創作當回事的人的心。 其實不止抄襲,很多製作方並沒有多少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因此也容易出錯漏。 之前電影《九層妖塔》,因為道具“鬼圖史”裏用了書法家向佳紅的7個字,賠了14萬元。 慘痛教訓,應該引以為戒。 相比上麵這些不把觀眾當人的,那些因為劇情太水或者爛尾,而跟觀眾道歉的劇組,還算得上有“良心”了。 《破冰行動》以破除中國第一“毒村”的雷霆掃毒行動為原型。題材夠吸引。 吳剛、王勁鬆、任達華一眾老戲骨參演,陣容也夠炸。 可因為後半程稀碎的劇情和拉垮的女主角陳珂一線,引發了觀眾的吐槽。 就說一個場景。 救護車上的人失血過多,她作為護士完全無法冷靜,失控尖叫,雙手舉高,大喊“我止不住血!“ 越到後期,她的戲份越來越多,淚水也像水龍頭開了閘。 導致她一出現,彈幕就開始逆反。 最終,還是導演傅東育出來為這個角色解釋: “如果思考得再縝密些,細節、台詞、行為再有機些,是否會規避大家的誤解。在這裏坦率並真誠地說聲抱歉,這是導演能力問題。” 可觀眾買賬嗎? 不買賬。 裝死了事 事後道歉是國產劇的常規操作。 可悲的是,能站出來道歉的劇組已經算“有擔當”了。因為,嘴硬裝死也是國產劇的一大利器。 在裝死這方麵,必須得跟《愛情公寓》取取經。 B站up主都把《愛情公寓》抄襲的證據做成視頻合集,出到了第51期。 《愛情公寓》劇組依舊穩如泰山,當無事發生,平靜地籌備著第五季《愛抄公寓》的開播。 誰看了不得稱讚一聲大心髒。 麵對抄襲質疑時,他們甚至能以一套荒謬的邏輯自圓其說。 果然,騙觀眾前,得先騙過自己。 真就沒有版權意識和羞恥之心? 不見得,對人不對事罷了。 《愛情公寓5》剛剛播出,就被人發現劇中的幾幅手繪稿,抄襲了B站大up老番茄的作品。 這一操作,難免讓人發出“這也能抄?”的感歎。 你以為劇組又要貫徹裝死到底的策略,糊弄了事? 他們這次比誰都快,當晚就在微博做出回應,對老番茄表示了深深的歉意,並且迅速做出反應。 內部徹查,聯係老番茄本人及其團隊,更正片段,堪稱教科書級別的公關速度。 這回不裝死了? 畢竟,國外天高皇帝遠,《老友記》《生活大爆炸》對其進行跨國訴訟需要付出的時間成本與金錢成本太高。 B站頂流up老番茄可沒有那麽多顧慮。 比起抄襲,《愛情公寓》雙標行為後流露出的傲慢更讓人感到不適。 他們擔心有話語權的意見領袖下場,導致輿論發酵。 卻不在意觀眾的口誅筆伐,畢竟人微言輕。 這種用俯視的姿態對待網絡與現實中的路人,不是個例。 同樣的,還有在各大劇組中十分流行的封路行為。 《左肩有你》劇組擅自封路,影響了路邊燒烤店的經營,劇組工作人員與燒烤店店主發生肢體衝突。 張國立、範偉、周冬雨主演的《朝雲暮雨》劇組長時間封鎖路段,影響家長接送小孩,幹擾群眾正常出行。 喜登頭條後,也不見劇組有何回應。 明星、劇組的調子越起越高,架子越擺越大。 國產劇離地也就越來越遠。 敷衍完事 不管是道歉,還是裝死,說到底都是敷衍完事的手段。 道歉的形式越來越流程化,行文越來越模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