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一号工程永安市西洋鎮內爐村的永安水果交易市場,果農正忙著分揀、遍地打包芙蓉李。开花每年,一号工程2000多噸芙蓉李從這裏走向國內外市場,永安果農增收4000多萬元,遍地村集體也有17萬元的开花租金收入。
“我們將村集體增收作為基層黨建‘一號工程’,一号工程通過加強政策、永安資金、遍地資源等整合力度,开花整體推動村集體經濟發展。一号工程”永安市委組織部副部長陳顯城說。永安
而今,遍地這個“一號工程”正在永安市遍地開花。
貢川鎮龍大村,300畝撂荒地經耕作後,眼前綠油油的水稻長勢喜人。此前,由於較多村民到周邊企業上班,龍大村不少田地出現不同程度拋荒。在鎮黨委和永安市大儒裏城鎮建設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儒裏”)的協調下,龍大村與永安市隆新農業專業合作社達成5年合作意向,將荒地開發為種植基地,每畝地年租金最高達500元,村民有租金和務工收入,村集體可以同步實現增收。近年來,永安市已組建16家類似大儒裏的“強村公司”,村集體入股後,年平均收益率達6%以上。
安砂鎮鼓勵有條件的村黨支部,立足產業實際領辦專業合作社,引導村集體經濟組織以土地、資金等入股,組織農戶開展規模化、產業化經營,提升村集體自主造血能力。永安市增強果蔬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鄧萬強表示:“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為農戶提供田間技術指導以及代銷代售等服務,不僅提高種植效益,還解決了大家的後顧之憂。”目前,永安市已推動黨組織領辦專業合作社牽頭實施項目38個,推動村集體平均增收3至5萬元。
青水佘族鄉柯山佘族村佘藥穀2.3公裏長的慢道旁,鐵皮石斛、黃花遠誌、草珊瑚等各種佘藥材拔節成長。這方藥穀是青水佘族鄉黨委書記尤偉領辦的村集體經濟發展項目。“我們嚴格落實鄉黨委書記領辦項目實施‘第一責任人’責任,組織工作專班,抓好項目實施,不斷推動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尤偉說。近年來,永安市各鄉鎮策劃實施村集體增收項目46個,撬動資金1.3億元投入村集體經濟發展,為158個行政村搭建穩定增收渠道。為推動項目落地見效,永安市建立鄉鎮黨委書記領辦村集體經濟發展重點項目製度,各鄉鎮黨委書記按照“清單管理+專班推進+拉練調度”的方式為項目“保駕護航”。
在曹遠鎮東風村,油茶染綠了連綿起伏的山包。此前,這片土承包給福建水泥廠作為水泥配料取土點。水泥廠放棄取土後,土地閑置並歸還給東風村。如何盤活閑置資源?曹遠鎮在“片區黨委+村集體”模式下,與省屬企業海峽科化有限公司開展村企共建,積極引入鄉村振興扶持資金,集中力量發展油茶產業,為村集體增收開辟了一條新路。
據統計,2023年永安市村集體平均收入突破39.6萬元,比增13%。(本報記者 馬丹鳳 通訊員 魏興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