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焦點 > 正文

链危港口擁堵略有減輕

2025-04-19 09:41:39焦點

今年使全球經濟深受困擾的全球供應鏈危機近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緩解跡象。全球貨運價格過去兩周有所下降,链危港口擁堵略有減輕,机有迹象東南亞的缓解許多工廠也隨著疫情緩解而恢複運作。

首先是但因貨運價格的下降。目前全球海上運輸價格雖然仍是素仍疫情暴發前的6倍以上,但與今年9月的变数高峰相比已經有所回落。11月5日至12日,全球將一個集裝箱從東亞運往美國西海岸的链危價格下降了超過20%,從18730美元跌至14885美元,机有迹象隨後一周又略微下跌至14185美元。缓解綜合全球各條海運路線的但因價格指數也連續兩周下降。

重要港口的素仍擁堵狀況也至少不再迅速惡化,有的变数還稍微有所緩解。11月19日,全球美國西海岸的洛杉磯和長灘兩大港口有71艘貨船等待卸貨,比三天前的紀錄86艘有所下降。

貨運和零售業預計,美國港口積壓的船隻將於2022年初清零,港口擁堵也將隨之結束。屆時,始於今年末的美國假日購物季將結束,隨之而來的農曆春節期間亞洲許多工廠也會停工,有望從供需兩端減輕貨運的壓力,為結束港口擁堵爭取時間。

另外,隨著全球多個地區疫情近期緩解,此前受到擾亂的工業生產也逐漸恢複,助推了供應鏈危機的緩解。9月至今,除了歐洲疫情迅速惡化之外,北美、南美、亞洲、非洲的確診病例均呈下降趨勢。這使得今年夏天德爾塔毒株對供應鏈的影響部分消退。

德爾塔毒株從今年7月開始席卷東南亞,導致越南、泰國等多個東南亞國家采取封鎖措施以遏製疫情擴散,許多工廠從而停工。由於東南亞是全球製造業中心之一,尤其是供應鏈上遊的芯片等產品高度依賴東南亞,加重了當時的供應鏈危機。

而現在,德爾塔毒株引發的這一波疫情在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國即使不能說是完全消退,至少也是大幅緩解。隨著東南亞工廠的複工,相關的供應鏈問題也就不再像前幾個月那樣嚴重。

美國上周公布的數據就表明供應鏈危機的緩解已傳導到美國。美聯儲11月16日發布的工業生產指數顯示,美國10月製造業產出上漲了1.2%,達到2019年3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其中,汽車及其零件對製造業產出漲幅的貢獻最大。這表明,受此前芯片供應危機影響最嚴重的汽車製造業也得到了喘息的機會。

美國零售業在供應鏈危機期間也提前進行準備,有的比往年提前開始進口商品,有的直接自己租船運貨,以免購物季出現商品短缺。目前,沃爾瑪、家得寶、Target等主要零售商均表示今年假日購物季備貨充足。

牛津經濟研究院對全球45個經濟體的相關專家的調查顯示,幾乎所有專家都認為供應鏈危機要麽已經達到頂峰,要麽將於今年第四季度達到頂峰。“從全球來看,供應鏈問題最壞的時候已經過去了。”牛津經濟研究院亞洲經濟主管高路易(LouisKujis)說。

不過,疫情形勢仍是供應鏈危機中的最大變數。既然近期供應鏈危機能因疫情消退而緩解,未來也就有可能因疫情加重而卷土重來。

歐洲目前是全球疫情的“震中”,此前數周都是全球新增確診有所增加的唯一地區。從9月中旬至今,歐洲日均新增確診病例數已經上漲了近兩倍。歐洲多國都收緊了防疫措施、限製未接種疫苗者的活動,有的還采取了“封鎖”措施。

在亞洲製造業中心之一越南,疫情也從10月末開始出現反彈。此前,越南日均新增確診病例曾從9月初的峰值13000餘例下降至10月末的3000餘例。但此後越南疫情再次加重,日均確診逼近1萬大關,且有繼續上升的趨勢。如果越南疫情反彈導致新一輪封鎖措施,乃至擴散到東南亞其他國家,那麽全球供應鏈就有可能再遭打擊。

供應鏈危機近期雖有緩解,但離恢複正常還差得很遠。東亞到美國西海岸的貨運價格仍是疫情前的數倍。而美國洛杉磯和長灘港口的擁堵雖有減輕,但疫情前是幾乎從不擁堵的。另外,近幾個月無論是歐美發達國家還是越南、印尼等東南亞國家都出現了勞動力短缺的問題,可能也會對供應鏈有著持久的影響。

可以看出,疫情形勢仍是供應鏈乃至全球經濟的指揮棒。全球供應鏈危機要想完全消退,恐怕也要等到新冠大流行結束。

最近关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