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焦點 > 正文

当手這一積壓了三年的古早劇

2025-04-19 09:49:23焦點
  一個頂著殺馬特發型的当手霸總每天說著“女人,你在拒絕我嗎”的古早羞恥台詞;一個自稱四大家族之一的大小姐,開口就是玛丽“我來自伊利亞頓貴族學校,修的当手是時尚專業”——如果你手握著這樣的古早言情IP,該如何麵對這個瑪麗蘇已經走了十多年的古早當今市場?

  最近完結的短劇《心跳戀愛》,用瑪麗蘇漫畫主人公下崗再就業穿越到現實世界的玛丽設定,讓已經完全與當下語境不相容的当手“瑪麗蘇人物”,重新煥發出生命力。古早

  無獨有偶,玛丽在前段時間引起熱議的当手《我的巴比倫戀人》中,女主角小時候日記中的古早人物慕容傑倫、九天龍女、玛丽歐陽文山忽然出現在現實生活中。当手這一積壓了三年的古早劇,憑借沙雕的玛丽反瑪麗蘇設定,同樣戳中了當下觀眾的high點。

  當瑪麗蘇的套路和世界觀被打破,在戲謔、顛覆、解構中,給愛情和甜寵劇提供了一條新思路。

  為什麽要反瑪麗蘇?

  瑪麗蘇,作為普通人渴望完美、浪漫、逆襲的一種心理投射,是小說和影視創作中頻頻出現的角色類型。瑪麗蘇們無論出身平凡或者家世顯赫,都美好而強大,漂亮又善良,無數帥哥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在校園裏必然是校花,在古代甚至可以叱吒天下。

  千禧年後,瑪麗蘇曾掀起一陣狂潮,《那小子真帥》《惡魔之吻》《麻雀要革命》《天使街23號》等瑪麗蘇小說在校園裏被爭相傳閱,熒屏上《流星花園》《公主小妹》等劇也收獲了高收視率。

  瑪麗蘇文往往創造了一個架空的世界,女主可能是四大家族的大小姐,男主可能是某某國的王子,這些新奇的設定曾經給觀眾們帶來新鮮感。但隨著時代審美的更迭,這些懸浮的故事因為過於誇張、與現實世界相距甚遠而逐漸過氣。

  可愛淘小說《那小子真帥》2004年被改編成電影,由宋承憲、鄭多彬主演;《流星花園》2001年播出;《公主小妹》2007年播出。

  十年前,觀眾對瑪麗蘇影視劇已經不再寬容,《傾世皇妃》等女主狂開金手指的瑪麗蘇劇都被強烈吐槽。

  近些年,影視圈對於瑪麗蘇IP或者古早言情IP的改編思路,仍然是忠於原著設定,增加時代特色,但顯然受眾們已經不會再為這些脫離現實、不符合日常行為邏輯的劇集買單。2001年《流星花園》曾經風靡整個亞洲,而2009年的《一起來看流星雨》已經被稱為“雷陣雨”。

  編劇們努力去給一個架空的世界增加接地氣的元素,最後隻能導致不倫不類;演員們努力讓觀眾相信那個瑪麗蘇世界的存在,可他們的表演越正經,觀眾的荒謬感就越強烈。

《傾世皇妃》海報,《一起來看流星雨》劇照  如果無法掩藏瑪麗蘇故事的懸浮感,換一種思路,就是直接暴露瑪麗蘇人物的荒謬性,突出他們的異次元感,讓他們和現實世界產生強烈的戲劇衝突。

  這正是《心跳戀愛》編劇安吉爾當時的創作路徑。《心跳戀愛》改編自瑪麗蘇文代表作者郭妮的小說《心跳戀愛社》,看完原小說後,安吉爾意識到,如果順著原著的思路改編成一個校園戀愛偶像劇,肯定是吃力不討好,因為瑪麗蘇的內核是改編的一個桎梏,很難出亮點。

  “我就在想,為什麽不把看起來捆綁我們的瑪麗蘇的東西,變成這個戲的特色呢?如果是一個非常極致的夢幻的瑪麗蘇的理想主義的女生和一個科學的理性的現實的男生相遇,會碰撞出怎麽樣的火花?”

  今年2月,《心跳戀愛》的製片方拿下了《心跳戀愛社》的版權。據製片人何偉了解,郭妮的其他大IP版權已經在2016年到2019年期間被各家平台或者公司買走,“其實郭妮老師最大的一個IP叫《天使街23號》,很早被新麗給買走了,一直沒有開發出來。”

郭妮小說作品《天使街23號》《心跳戀愛社》,圖源網絡  為什麽要在2021年買下這部出版自2008年的古早言情小說的版權?何偉表示,他們就是衝著瑪麗蘇元素去的,想探索出一種瑪麗蘇改編的可能性。

  一方麵,“天下苦瑪麗蘇久矣”,如果能反套路,會有出其不意的效果。而郭妮的作品是瑪麗蘇的經典代表,如果能拿下她的作品進行顛覆式改編,也會比單純的原創更有震撼力。

  對於反瑪麗蘇式的改編,何偉發現原著作者郭妮其實是非常開心的。

  “因為她自己也知道,《天使街23號》賣出去幾年了,編劇換了好幾撥人但一直沒有開發出來,大家也想看看郭妮老師的IP怎麽樣才能被市場認可。她也跟我聊了這個話題,她不怕被顛覆,就怕觀眾記不住。”

  《心跳戀愛》,蘇曉彤

  僅有反瑪麗蘇,還遠遠不夠

  《心跳戀愛》和《我的巴比倫戀人》不約而同都采用了紙片人穿越到現實世界的設定,這是一個有趣而新穎的故事切入點。

  但反瑪麗蘇僅僅是一個起點,在呈現形式和故事內核上,都需要找到最適合的方案。

  比如《心跳戀愛》選擇的是短劇形式,定位就是沙雕搞笑。短視頻時代,很多網絡短劇憑借在沙雕、狗血等某一個元素上的極致化,勾起觀眾的追劇欲望。處處是梗,笑點密集,再加上每集隻有幾分鍾,非常適合碎片化時間的消遣,更適合以片段形式在網絡傳播。

  《心跳戀愛》開篇,女主白蘇姬在自己的漫畫世界中褪色,被領到漫畫人物下崗再就業中心,這個腦洞是整個故事的開端,而這段非常沙雕的cut也幫助《心跳戀愛》吸引了一批追劇的觀眾。

  《心跳戀愛》,在真人世界和漫畫世界穿梭的女主角白蘇姬

  在何偉看來,短劇的形式更容易出圈,“因為如果做成長劇,一旦不夠沙雕了,觀眾可能會棄劇,時間短還有一個好處,當觀眾覺得有點尬了的時候,一集也差不多結束了。”

  一些《心跳戀愛》的觀眾在彈幕上留言,“我是土狗我愛看”,“又沙雕又上頭”。選擇看《心跳戀愛》的受眾,大多喜歡的就是這種輕鬆、沙雕的追劇感受。整部劇的設定不複雜,核心戲劇衝突就是女主能不能留在現實世界。

  而《我的巴比倫戀人》最初以沙雕設定出圈,但作為一部長劇,還是具有更豐富的戲劇衝突,也蘊含了更深層的關於女性成長的表達。

  目前看來,這兩部反瑪麗蘇劇都是贏在設定上的腦洞大開,紙片人一登場就給觀眾帶來了強烈的衝擊力。

  《我的巴比倫戀人》,“紙片人九天龍女”和寫出了這個人物的作者陳美如初次見麵

  在某視頻平台製片人小伊看來,反瑪麗蘇的設定雖然容易出彩,但整體故事還是對編劇有很高的要求,“這種題材的劇本其實沒有那麽容易,尤其是邏輯要自洽,要自圓其說,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瑪麗蘇世界和現實世界畢竟不同,紙片人和真實人類的構成也不同,為了邏輯自洽,《我的巴比倫戀人》和《心跳戀愛》都在某種程度上被理解為出現了be結局。對於以沙雕設定出圈、因瑪麗蘇人物穿越而產生喜劇效果的劇作來說,be結局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上周五《心跳戀愛》大結局,女主白蘇姬離開了現實世界中的男主安宇風,回到了漫畫世界,又遇到了一個漫畫世界裏的男主安澤暉。對於這個結局,有一個獲得高讚的彈幕說的是“小網劇沒有資格be,望周知”。

  《心跳戀愛》,左林傑、蘇曉彤

  對此,編劇安吉爾解釋表示,“我覺得這是一個開放的結局,因為項鏈的出現暗示了安澤暉不是完全的漫畫人物,那個人為什麽會有糖果,為什麽也學物理?物理這個專業在瑪麗蘇學院應該是不合理的。兩個世界可能因為他們的愛而產生了新的可能,所以安澤暉究竟是本來的人物,還是被更改設定的安宇風,這個其實是留給大家想象的。”

  總體來看,反瑪麗蘇的設定給觀眾帶去了新奇的觀劇體驗,但觀眾對劇作整體的要求不會改變,仍然會對劇情邏輯、結局走向有高要求,甚至會有更高的期待。

  《心跳戀愛》,左林傑

反瑪麗蘇會成為新風向嗎?  《我的巴比倫戀人》和《心跳戀愛》接連出現,分別在長劇和短劇的賽道裏獲得了不俗的成績。

  那麽,反瑪麗蘇會成為未來的一種風向嗎?

  娛理工作室詢問了四位平台方的製片人,他們都認為,反瑪麗蘇會成為圈層爆款,因為設計比較輕巧,所有此類定位精準的劇集都會有市場,但能不能成為風向不確定。

  製片人小伊表示,可能會有更多創作者嚐試,但最終劇集是否會麵世很難說,因為劇本創作難度不低。

  從平台方的觀點來看,反瑪麗蘇不一定會成為新風向,但現在做愛情劇繼續用傳統的老舊套路肯定是難以行得通了。

  《我的巴比倫戀人》和《心跳戀愛》這樣的項目,歸根到底還是愛情、甜寵類的故事,隻是找到了一個更有趣的切入點。就如同最近在《一年一度喜劇大賽》裏出圈的幾段表演,無論是以體檢的形式諷刺如今的網絡生態,還是用幫派抓內奸的方式反映減肥眾生相、抑或用擬人化的形態調侃脫發問題,都在於找到了一個新穎的角度,去切入一個老生常談的主題。

《一年一度喜劇大賽》:《三毛保衛戰》《互聯網體檢》《減肥幫往事》劇照  編劇安吉爾說,“《心跳戀愛》本質上還是一個愛情故事,隻是說我們反的是一些套路化的情節設置和工業化的糖精。”

  很多愛情片裏,男女主角之間的誤會、互虐橋段已經極其套路化。平台製片人小歐表示,因為前幾年甜寵題材容易以小博大,容易吃到紅利,所以導致業界一窩蜂搞甜寵,“這個品類相對來說投資小,風險小,進入門檻比較低,是很多新公司的首選賽道,現在的問題就是同質化太嚴重了,愛來愛去,古裝現代,就那麽幾個模式,很難有突破。”

  業界在前兩年提出了甜寵+的說法,在甜寵元素上再增添運動、美食、姐弟戀等元素,但如果不能跳出藩籬,仍然隻是在既定的一畝三分地裏不停堆砌元素而已。

  例如鞠婧禕主演的古裝甜寵劇就曾遭遇過“都是一個模子”的評價

  反瑪麗蘇,作為一種新設定,給甜寵題材的劇集開發提供了新的可能。但需要指出的是,反瑪麗蘇雖然有成功先例在前,但並不適合複製。

  反瑪麗蘇就贏在反套路,一個好梗隻能用一次,一旦反瑪麗蘇也變成一種套路,觀眾就會迅速“下頭”。

  何偉認為,“我覺得中國觀眾是特別有思想的一群觀眾,不能以很多人說的下沉市場來糊弄觀眾,你的梗最多隻能用一次,哪怕你是同樣一個項目開發第二季,如果你還用相同的梗的話,觀眾也不一定會買單。”

  2015年《太子妃升職記》用一個男人穿越到太子妃身上的設定激起奇特的戲劇效果,去年《傳聞中的陳芊芊》在女尊設定中討論性別衝突問題,都是憑借創新和反套路成為現象級作品。

  當你手握一個古早IP,瑪麗蘇or反瑪麗蘇都不是方法和秘訣,跳出套路追求辨識度,才是甜寵劇的突破口。

特別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新浪網觀點或立場。如有關於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於作品發表後的30日內與新浪網聯係。

最近关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