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家禾
編輯/大風
前幾天,俞敏繼捐桌椅後,最佳一篇文章又把俞敏洪送上了熱搜。示范失体
11月13日,俞敏經濟日報刊發了一篇名為《新東方不應照搬李佳琦》的最佳評論文章。文中狠狠潑了一盆冷水,示范失体表示新東方作為教育業的俞敏龍頭企業轉型直播帶貨,從一個”賺快錢“的最佳職業跳到另外一個”賺快錢“的職業,恐怕不是示范失体一個最佳示範,並給俞敏洪指了幾條”明路“。俞敏
文章一出,最佳迅速引發熱議,示范失体14日晚俞敏洪也很快在直播間做出回應。俞敏首先對經濟日報作者的最佳善意提醒表示感謝,但也對文中的示范失体”賺快錢“表達了不一樣的看法。
“有一點我不太同意,文章說從一個掙快錢的行業跳到另一個掙快錢的行業。其實商業模式不存在快錢和不快錢。”
“直播也是不容易的。我知道薇婭、李佳琦一直播就是十幾個小時甚至20個小時,沒日沒夜地選品,沒日沒夜地努力,所以沒有一項行業是好做的。”
從教書育人到直播賣農貨,為了賺快錢轉型帶貨,有失體麵,沒帶好頭。這仍是不少人對俞敏洪持有的看法。
但事實上俞敏洪這一路,從上山到下山抑或是如今的轉向,也許不能說是最佳示範,但也從未失去自己那份體麵。
奮鬥的黃金年代創業初期可能是俞敏洪相對而言最不“體麵“的一段時期。
890年代的下海潮讓很多人見識到了完全不同於自己生活的一個世界,也造就了一大群躍躍欲試的年輕人們,俞敏洪就是其中之一。
1988年,本就是北大英語教師的俞敏洪考取了663的托福高分,但由於第二年美國就對中國緊縮留學政策,他的赴美留學夢隨之付之東流,同樣流失的還有他為數不多的積蓄。
為了賺錢,俞敏洪隻好在校外辦托福班。可好景不長,第二年就被北大以“打著校方名義私自辦學”的名義給了處分。
丟掉工作的他不得不又去一家名叫“東方大學”的民辦機構做培訓老師。正是在那裏,俞敏洪找到了新的方向。俞敏洪憑著激情的講解和過硬的專業素養很快收獲了一大批鐵杆學生。
據說有時教室人坐滿了,俞敏洪就會站在操場中央激情呼喊,像是要把自己未竟的留學夢傾力灌輸在每一個學生身上。
恰好那個時候,國家教委宣布了“支持留學,鼓勵回歸”的政策。眼見教培事業火熱,俞敏洪準備自立門戶。
隨後1993年,在北京一間小平房裏,新東方誕生了。最早的員工隻有他自己和妻子兩個人。
漏風漏雨隻有十平米,還是違章建築——這和後來師資力量雄厚,遍布全國的新東方雲泥之別,恐怕也和如今大多數人眼裏的“體麵”八竿子打不著。
但作為出國失敗,事業不順的年輕創業者剛踏出的第一步,你絕對沒法說它有失體麵。能夠不再寄人籬下,並以另一種方式實現自己的留學夢,俞敏洪已經做到了自己的最好。
那時俞敏洪每晚都會騎著三輪車穿梭在大街小巷,提著漿糊桶張貼自己親手寫的“托福培訓廣告”,哪怕是在北京的嚴冬中也是如此。
從一個出國夢破碎的年輕人到一個激情演講的培訓教師,最後成為中國第一家美股上市教育公司的創始人。
就像新東方那句校訓“從絕望中尋找希望,人生終將輝煌”一樣,俞敏洪就這樣一腳一腳蹬著三輪車,開始上山。
體麵下山在去年,教培行業還是最火熱的那個賽道,俞敏洪也還是賽道的龍頭老大。
有關數據顯示,2020年騰訊在教育領域投資11次,其中投資數額較大的是猿輔導的26.6億美元和大米網校的8000萬美元;近幾年紅杉中國也押注在線教育,分別參與了作業幫和VIPKID的5輪融資。
新東方的k12業務也一直牢牢占據國內頭部位置,直到政策來臨。
今年7月24日“雙減”落地,無數教培機構一日腰斬。風聲剛出,新東方暴跌54%、好未來暴跌70%、網易有道跌42%……根據胡潤發布的2021年富豪榜,俞敏洪的財富在一年之內縮水了185億元。
新東方的k9、k12業務紛紛放出消息全麵停止,也有傳言俞敏洪在某次會議上淚灑現場。
28年的成果,一陣風吹過就全軍覆滅;付出的心血也悉數竹籃打水一場空。這對於任何一個人都是難以接受的結果,更別提今年正好六十歲的俞敏洪。
11月4日,俞敏洪轉發了新東方公眾號的一篇文章《當一輛紅色卡車,駛向遠方》,並稱新東方已給鄉村學校捐贈了近八萬套嶄新課桌椅。
由於業務停止,大量教學點退租,還剩下許多課桌椅沒來得及使用。這些課桌椅都由新東方專門定製,有些可以根據身高調節高度,有些做了圓角的設計避免孩子不小心磕到頭,而這些定製桌椅,每套大概市場價六七百塊錢。
俞敏洪和新東方各大校長決定物盡其用,將這些課桌椅捐贈給鄉村學校。
鄉村的孩子們從原本搖搖欲墜的破爛桌椅換成嶄新課桌椅,紛紛跑到校門迎接新東方的紅色卡車。
有網友評論:"因為我們淋過雨,所以會想著給別人撐把傘。"
退場的遺憾和謝幕的體麵,對於俞敏洪來說並不衝突。
同時由於全麵停課,學生退費與老師裁員也是所有教育企業麵臨的巨大難題。然而在許多同行紛紛選擇捐款跑路或者拖欠工資的情況下,俞敏洪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選擇。
新東方對學生承諾,無條件按比例退費。對於報名後未開課的學生,無條件退費;如果已開課,按課時扣除學費後剩下的也全部無條件退還。
對於員工也做出表示,將有序結清工資,絕不出現欠薪情況。
事實上俞敏洪早在不同場合多次表示過,新東方有一個原則就是不論何時,賬麵上的前必須能結清所有人的款項。
“新東方不欠人一分錢”。或許也正是為了這句話,俞敏洪沒有束手待斃,帶著新東方的老師們另尋出路。
直播就不體麵嗎在講台上教書育人和在直播間裏賣力吆喝,對不少人來說反差有些過大了。
這也是為什麽當傳出消息俞敏洪將帶著新東方轉型直播帶貨,會引起如此大的爭議。
11月7日晚,俞敏洪在直播時透露,新東方計劃成立一個大型的農業平台,自己將和幾百位老師通過直播帶貨幫助銷售農產品,支持鄉村振興事業。
天眼查App也顯示,10月27日由新東方全資控股的東方優選(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冊資本1000萬人民幣,經營範圍主要銷售農業產品。
以往已經有不少企業家珠玉在前。羅永浩成“帶貨一哥”,董明珠親自下場格力直播間,李國慶吆喝賣酒,都引發了不少話題度。
甚至李國慶還在直播間裏向俞敏洪喊話:“老俞,這行水很深,可別把一世英名都搭進去。”
但從各方麵來看,俞敏洪都不會成為第二個慶子。
可以說農產品帶貨遠不是“賺快錢”的行業,甚至相比於慶子賣的白酒以及昔日員工羅永浩關注的數碼產品,都遠遠不及。
電商帶貨靠低價起家,因為產品銷售去中間化,節約了不少成本。但對於農產品來說,去中間化並省不下多少錢,相反快遞包裝等工序還會極大增加成本。根據有關數據分析,農產品的溢價空間比較小,一般終端市場加價倍率約為3倍,而服裝等輕工業品卻可以達到8-10倍。
其次農產品不像其他品類統一生產,統一品控。哪怕是同一顆果樹上結出的果子都會存在好壞之分。再加上不易運輸等問題,要想把農產品直播做好,從培訓到選品,從運輸再到定價一整條產業鏈都必須無微不至做好把關。這也是不少頭部主播都拒絕帶貨農產品類的原因。
比起褲帶掛公章耍寶的李國慶,在直播間裏背《赤壁賦》都背不利索的俞敏洪就是一個老實巴交的農村人:不賺大錢,踏實做自己想做的事。
直播的確是風口,但農產品銷售也是俞敏洪作為農民的出身所特有的情懷。11月11日晚的直播首秀中,俞敏洪真誠地表示,”自己從小在農村長大,是真心喜歡農業。”
今年開始各大電商平台也慢慢開始注意農產品這片廣闊藍海,淘寶拚多多等也都開始布局。但俞敏洪卻說自己絕不會單純帶貨賺錢,而是要建立一個包含上下遊的大型農業平台,扶持農村產業。
對於“農村人”俞敏洪來說,捐贈課桌椅隻是一個開頭,建立農業直播平台也不會是結束。
創立新東方二十多年,俞敏洪經曆過無數次的困境,有過憤懣、失望甚至絕望。他或許如經濟日報評論的那樣不是一個最佳的示範,但也從未失守過初心,尊嚴與體麵。
哪怕有一天新東方真的結束了,用俞敏洪自己的話來說,那也隻是“我們喝頓大酒,就此散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