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經濟工作要穩字當頭

时间:2025-04-19 21:39:09来源:编辑:

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韓文秀和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周六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逐字進行了解讀。稳韓文秀指出,何理“穩”是解权济工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最為突出的關鍵詞。明年經濟工作要穩字當頭,威人穩中求進,士逐各地區各部門都要擔負起穩定宏觀經濟的字解作責任,這不僅是读中經濟問題,更是央经议政治問題。

以下是稳兩位人士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新聞稿的解讀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年經濟工作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何理各地區各部門要擔負起穩定宏觀經濟的解权济工責任,各方麵要積極推出有利於經濟穩定的威人政策,政策發力適當靠前。士逐

韓文秀:“穩”是字解作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最為突出的關鍵詞,在新聞通稿當中有25個“穩”字。读中會議強調,明年經濟工作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各地區各部門都要擔負起穩定宏觀經濟的責任,這不僅是經濟問題,更是政治問題。各方麵要積極推出有利於經濟穩定的政策,慎重出台有收縮效應的政策,政策發力要適當靠前,努力實現明年經濟平穩開局向好發展。

寧吉喆:從1-10月份的統計數據看,主要宏觀指標總體處於合理期間,但同時也應當清醒地看到,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麵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外部環境更是趨於複雜嚴峻。經濟下行的壓力在加大。2022年必須進一步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全麵深化改革開放,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推動高質量發展。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宏觀政策要穩健有效。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

韓文秀:宏觀政策是穩定經濟的重要手段,穩健就是要保持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有效就是要提高政策的針對性、操作性、管用性,抵禦經濟下行壓力,使“六穩”穩得牢,“六保”保得住。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準、可持續。要保證財政支出強度,加快支出進度。實施新的減稅降費政策,強化對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製造業、風險化解等的支持力度,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黨政機關要堅持過緊日子。嚴肅財經紀律。堅決遏製新增地方政府隱性債務

韓文秀:明年要多渠道籌措資金,包括通過調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結轉到明年使用的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資金等等,保持必要的支出強度,要加大對地方的轉移支付,推動財力下沉。

寧吉喆: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要落實到企業,落實到就業,落實到基層。企業等市場主體承載著6億人的就業創業。我國有7億多的就業人數,其中,體製內就業人數不到1億人(國有企業約4000萬人,政府公務員加事業單位約4000萬人),剩下6億人都是在各類企業、各種市場主體就業,所以要繼續麵向市場主體實施新的減稅降費,幫助他們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減負紓困,恢複發展。要加大對實體經濟融資支持力度,促進中小微企業融資增量,抓好重點群體就業,落實落細穩就業舉措,推動財力下沉,更好支持基層政府落實築起紓困政策和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的支持。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要協調聯動,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觀調控政策要有機結合。實施好擴大內需戰略,增強發展內生動力。

韓文秀: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要協調聯動,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觀政策要有機結合。要實施好擴大內需戰略,促進消費持續恢複,積極擴大有效投資,注重在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的結合部發力。要適度超前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在減汙降碳、新能源、新技術、新產業集群等領域加大投入,既擴大短期需求,又增強長期動能。前階段一些地方發生燃氣管道爆炸事故,要加強城市地下管網的排查和改造。

寧吉喆:跨周期調節和逆周期調節要協調聯動,提高宏觀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政策發力適當靠前。過去一些年我們采取的區間調控、定向調控、精準調控、相機調控,要把這些有效的方法綜合運用。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微觀政策要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要提振市場主體信心,深入推進公平競爭政策實施,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以公正監管保障公平競爭。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營造各類所有製企業競相發展的良好環境。強化契約精神,有效治理惡意拖欠賬款和逃廢債行為。

韓文秀:微觀主體對宏觀經濟穩定具有基礎性作用,是政策效果的受益者和閱卷人。對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等等的支持政策,該延期的要延期,該擴圍的要擴圍;加大增值稅留底退稅力度,加大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力度;實行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支持科技創新和工業提質升級;加強產權和知識產權保護;有效治理惡意拖欠賬款和惡意逃廢債行為,營造各類所有製企業競相發展的良好環境,加快政策落地,弘揚企業家精神,振作市場主體信心。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結構政策要著力暢通國民經濟循環。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在暢通國內大循環,重在突破供給約束堵點,重在打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要提升製造業核心競爭力,啟動一批產業基礎再造工程項目,激發湧現一大批“專精特新”企業。加快形成內外聯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網絡。加快數字化改造,促進傳統產業升級。

韓文秀:今年我國製造業占比略有回升,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和服務業尚未完全恢複發展有關。保持製造業比重穩定仍然是任重道遠。

寧吉喆: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必須著力擴大國內有效需求。要著力擴大消費需求,鞏固和擴大基礎性消費,升級類消費。現在商品消費還保持了一定的(增長)幅度,但接觸型的、聚集型的服務消費受到很大的影響,比如像旅遊客運、文化娛樂等行業受到很大影響,要把商品消費和服務消費結合起來。還要落實好提振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的相關舉措;拓展信息消費、綠色消費等新型消費;推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加快貫通縣鄉村電子商務體係和快遞物流配送體係。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強預期引導,探索新的發展模式,堅持租購並舉,加快發展長租房市場,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支持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

韓文秀:房地產業規模大、鏈條長、牽涉麵廣,在國民經濟中,在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中,在地方財政收入中,在金融機構貸款總額中都占有相當高的份額,對於經濟金融穩定和風險防範具有重要的係統性影響。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科技政策要紮實落地。要實施科技體製改革三年行動方案,製定實施基礎研究十年規劃。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發揮好國家實驗室作用,重組全國重點實驗室,推進科研院所改革。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深化產學研結合。完善優化科技創新生態,形成紮實的科研作風。繼續開展國際科技合作。

韓文秀:近年來中央對科技創新的重視程度前所未有,各方麵政策力度也前所未有,關鍵是要加快落地見效。我國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不斷取得積極進展,要加快市場化應用。當前我國生產函數已經發生明顯變化,科技對經濟發展的作用越來越明顯,突破一個技術往往能夠創造一個細分產業,盤活一個大行業,激發出大量的投資和消費需求。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改革開放政策要激活發展動力。要抓好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全麵實行股票發行注冊製,完成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任務,穩步推進電網、鐵路等自然壟斷行業改革。調動地方改革積極性,鼓勵各地因地製宜、主動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製度型開放,落實好外資企業國民待遇,吸引更多跨國公司投資,推動重大外資項目加快落地。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韓文秀:經濟下行壓力越大,越要向改革開放要動力。實踐證明改革是消除短缺、釋放活力最有效的辦法。比如,今年一些地方拉閘限電,負麵影響很大,但也倒逼能源領域價格改革向前邁出了一大步。今年以來,出口為穩定宏觀經濟做出了很大貢獻,要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努力把短期訂單優勢轉化為中長期國際競爭優勢,穩定外貿外資基本盤。要進一步完善市場化、法製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吸引更多跨國公司來華投資,推動重大外資項目加快落地,使我國繼續成為外商投資的沃土。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要堅持共商、共建、共享。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區域政策要增強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要深入實施區域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促進東、中、西和東北地區協調發展。全麵推進鄉村振興,提升新型城鎮化建設質量。

韓文秀:形成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將為我國發展提供重要的動力來源。深入實施區域重大戰略,要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充分發揮這些區域的高質量發展增長和動力源作用。

寧吉喆:2022年必須進一步抓好農業生產,穩步推進鄉村發展建設。一是要把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提高農機裝備水平,保障種糧農民合理收益,確保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牢牢端在自己手裏。二是積極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深化農村宅基地製度、產權製度、基地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等改革,加強村莊規劃實施,優化鄉村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強化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投入保障,加快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係,深入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加強農村公路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紮實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統籌推進農村廁所革命,生活垃圾和汙水處理,加快數字鄉村建設,繼續實施農村供水為保障和農村電網鞏固提升工程,持續完善鄉村治理體係。三是繼續推動脫貧地區發展,保持主要幫扶政策和財政投入力度總體穩定,推進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支持政策落實落地,強化易返貧致貧人口精準監測和及時幫扶,做好異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工作。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社會政策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線。要統籌推進經濟發展和民生保障,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務製度。解決好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問題,健全靈活就業勞動用工和社會保障政策。推進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推動新的生育政策落地見效,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韓文秀:明年高校畢業生將達到1076萬人,又創新高,要著力解決好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問題,健全靈活就業勞動用工和社會保障政策,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的製度。推動新的生育政策落地見效,支持社會力量增加普惠性托育服務供給,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推進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開發老齡人力資源,培育養老新業態,發展銀發經濟。

寧吉喆:2022年要突出保基本、兜底線,進一步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社會政策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線,統籌推進經濟發展和民生保障,健全常住地提供居民基本公共服務製度,解決好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問題。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進入新發展階段,我國發展內外環境發生深刻變化,麵臨許多新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需要正確認識和把握。一是要正確認識和把握實現共同富裕的戰略目標和實踐途徑。二是要正確認識和把握資本的特性和行為規律。三是要正確認識和把握初級產品供給保障。四是要正確認識和把握防範化解重大風險。五是要正確認識和把握碳達峰碳中和。

韓文秀:以上五個方麵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既是當下必須麵對和解決的重要現實問題,又具有前瞻性、戰略性、長期性。

要正確認識和把握共同富裕的戰略目標和實踐途徑。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上對共同富裕進行了全麵闡釋,有關內容已經在《求是》雜誌發表。這次會議進一步強調共同富裕是一個長期過程,需要全國人民長期艱苦奮鬥,這不是幾年就要打贏的攻堅戰。要在高質量發展中紮實推進共同富裕,共同富裕與高質量發展是互為前提和保障的。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解決有效需求不足,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的重要途徑,要通過高質量發展做大做好“蛋糕”,通過合理製度安排切好分好“蛋糕”。要正確處理增長和分配效率和公平的關係,正確認識和把握第三次分配,支持有意願有能力的企業和社會群體,積極參與公益慈善事業,但不能搞道德綁架式的逼捐,要重視國際上的經驗教訓。推動共同富裕,不能搞福利主義那一套,不能養懶漢,吸取拉美等一些國家長期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教訓,要引以為戒。

正確認識和把握資本的特性和行為規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我們黨的一個偉大創造,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發揮資本的積極作用、抑製其消極作用,在馬列經典著作當中沒有,前蘇聯搞計劃經濟時也沒有遇到,這是我們黨麵臨的一個全新課題。資本都是逐利的,這是資本的根本性質。資本創造價值和野蠻生長都源於它的獨立性,哪一麵是主流,關鍵在於能否正確而且有效地引導資本行為。要為資本設置“紅綠燈”,依法加強對資本的有效監管,防止資本野蠻生長。當然遏製資本無序擴張,不是不要資本,而是要資本有序發展。

正確認識和把握初級產品供給保障。初級產品包括農產品和能源礦產等等是整個經濟最為基礎的部分,基礎不牢,地動山搖。今年,一些國家和地區出現了供給紊亂和短缺的問題,再次點醒我們,這是一個事關全局的戰略性問題。我國初級產品進口依存度已經比較高,有的還在上升,比如石油、鐵礦石、銅精礦、大豆等等對外依存度都在70%甚至80%。初期產品供應的重大缺口有可能演變成為灰犀牛事件,特別是糧食安全,更是不容有半點閃失。要把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做好初級產品供給保障工作。要堅持節約優先,實施全麵節約戰略。在生產領域要推進資源全麵節約循環利用。在消費領域要增強全民節約意識,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要增強國內資源生產保障能力,加快油氣等資源先進開采技術的開發應用,加快構建廢棄物循環利用體係。要堅持互利共贏,充分利用國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

要正確認識和把握防範化解重大風險黨中央高度重視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反複提醒,要求警鍾長鳴。我國社會主義製度在應對風險方麵有巨大的優勢。改革開放以來,我們有效應對了亞洲金融危機、國際金融危機、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考驗。目前風險隱患不少,但總體上是可控的。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樹立底線思維,要繼續按照穩定大局、統籌協調、分類施策,精準拆彈的方針,抓好風險處置工作。要壓實地方金融監管行業主管等等各方責任,壓實企業自救的主體責任,按照各自的職責推動風險的化解。要深挖風險的根源,通過改革完善體製機製,防範化解風險,既治標又治本。

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是黨中央經過深思熟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這也是我們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項複雜工程和長期任務,目標上要堅定不移,策略上要穩中求進,要充分考慮國內能源結構、產業結構等基本國情,通盤謀劃,先立後破,不能影響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要立足以煤為主的基本國情,推動煤炭和新能源優化組合。完善能耗雙控製度,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製,創造條件盡早實現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要防止把任務簡單的層層分解,要看到碳達峰碳中和對我國經濟發展既有約束的一麵,又有激勵的一麵。這兩年國內幾個熱點產業如電動汽車、光伏、風電等等都與雙碳效應有關,相關產業鏈的國際競爭優勢也在凸顯。隨著時間推移,激勵的一麵會越來越明顯,經濟社會綠色轉型和高質量發展將進一步有機融合。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全球財經交易行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