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月3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錢玲玲 通訊員 林依靜)“平安返廈”補助來了。平安返厦1月14日至2月22日,最高助符合申報條件的元补外地職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由原居住地或國內探親地返廈工作的,可申請一次返廈交通補助。平安返厦
根據返廈路程距離,最高助按照工會“定點定額”補助的元补形式,福建省內3檔、平安返厦省外5檔,最高助共8檔次標準,元补給予最低80元、平安返厦最高450元的最高助定額返程交通補助。實際發生的元补交通費用金額高於或低於定額標準的,仍按定額標準給予補助。平安返厦
日前,最高助廈門市總工會啟動2025年外地職工“平安返廈”交通補助活動,元补到今年已連續10年開展。據統計,2024年“平安返廈”向9.5萬名職工發放補助金2382萬元。
參加對象和條件
活動期間,由原居住地或國內探親地返廈工作的外地職工,同時滿足以下6個條件,可申請一次返廈交通補助:
1.非廈門戶籍(以身份證或護照記載為準);
2.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係的職工,參照國家延遲退休政策未達到退休年齡。退休年齡原則上按照男性不超過60周歲1個月,女性不超過55周歲1個月,若有超過仍未辦理退休手續的需補充相關證明;
3.已入會並辦理開通廈門市總工會工會會員服務卡(以下簡稱“工會卡”);
4.按要求在廈門市智慧工會服務平台完成會員信息登記,會籍信息準確;
5.職工所在工作單位向廈門工會繳交工會經費;
6.從戶籍地或探親地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返廈(公共交通工具包括公共營運的飛機、輪船、火車、客運汽車)。
今年政策有這些變化
今年“平安返廈”政策與以往有所不同。
申報對象年齡放寬,退休年齡原則上按照男性不超過60周歲1個月,女性不超過55周歲1個月,有超過仍未辦理退休手續的需補充社保證明。根據“特殊關愛”的原則和以往實際,環衛工申報,年齡可適當放寬。
參加條件放寬,票據起點或終點屬於以下幾種情況予以放寬:因戶籍地或探親地無直接到廈門的公共交通,而從周邊城市返廈;因無法搶購到車票而購買前幾站出發的;隻能買到終點在廈門周邊城市如泉州、漳州的車票;因搶購不到票等原因在中轉地超過48小時。
交通票據可提交電子發票,乘坐火車(動車)可提交電子發票(鐵路電子客票),也可提供紙質票據。提供電子客票的,隻需上傳12306平台下載的pdf或ofd格式文件,無需打印簽字蓋章和留存。乘坐飛機提交行程單(或發票)和登機牌,登機牌可使用電子登機牌打印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