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於反壟斷“大幕”下的阿里魔咒稍顯尷尬,阿裏巴巴很早就推行的印度海外擴張戰略似乎正在給它帶來回報。11月18日,支付被稱為“印度版支付寶”的宝也Paytm成功登陸印度孟買證券交易所,這再一次讓Paytm背後的阿里魔咒阿裏巴巴重回關注中心。
作為一家幾乎是印度在阿裏的扶持投資下一路壯大起來的印度企業,Paytm是支付如何一步步成長起來的?上市即破發,Paytm能否擺脫阿裏投資的宝也魔咒?
1.
在11月18日正式上市之前,Paytm獲得了萬眾矚目的阿里魔咒期待。根據公司此前發布的印度招股書顯示,已經成長為印度最大移動支付平台的支付PaytmIPO定價約為28.8美元每股,IPO募資規模高達24.5億美元,宝也提前獲得超額認購的阿里魔咒Paytm在上市前就直接預定了印度史上最大IPO的“桂冠”。
▲Paytm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VijayShekharSharma和他的印度兒子VivaanSharma於2021年11月18日在印度孟買孟買證券交易所(BSE)舉行的公司IPO上市儀式上敲響了儀式鑼。來源:東方ic
但稍顯尷尬的支付是,Paytm登陸股市第一天就遭遇了上市即破發的窘境,公司股價在開盤後一路下跌,從發行價2150盧比大幅下跌了超過27%,收盤價為1560盧比,這給Paytm的後續發展埋下了艱難注腳。
作為直觀對比,此前同樣在印度資本市場獲得熱捧的互聯網公司們在上市時可謂是意氣風發,“印度版大眾點評”Zomato上市第一天股價大漲八成,幾天前剛剛上市印度線上保險平台PBFintech上市首日股價漲幅超過10%。
當然,考慮到這隻是上市首日,以及Paytm上市前股價走軟趨勢已經有所預兆,所以關於Paytm長期的股價表現或許還是可以持觀望態度。
根據印度當地媒體的報道,上市前的Paytm股票就存在高溢價、定價偏高等問題,再考慮到Paytm財務及盈利表現一般、未來增長前景不佳等因素,很多人在Paytm上市之前都表達了“公司估值偏高”的觀點。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怎樣Paytm已經成為印度市值第三高的上市公司,其“印度版支付寶”名號更是讓它獲得大量關注,考慮到螞蟻集團是公司背後最大的股東,人們對Paytm總會存在著更多期許。
據統計,在IPO之前,螞蟻集團擁有Paytm28%左右的股份,公司大股東名單中還包括與阿裏有著千絲萬縷聯係的軟銀願景基金,以及一些其它全球知名投資機構。
即便是考慮到印度市場有規定上市公司的單一大股東持股比例不能超過25%、螞蟻集團應該會出售一部分股份,但阿裏對於Paytm的影響也是獨一無二的,這讓Paytm在中國以及全球範圍內都不缺看好者。
2.
回顧Paytm的發家史,如果說其中一半的故事要靠創始人和公司本身的努力之外,另一半則深深打上了阿裏烙印。
相比於支付寶結合淘寶在國內開創性的攻城略地,Paytm在印度市場的發家過程可謂是曆經曲折。
眾所周知的是,印度移動互聯網市場與國內比相對落後,2009年就已經成立的Paytm在發展早期並沒有快速擴張的土壤。
一直到2015年,在彼時印度寬帶覆蓋人數不到一億、4G網絡尚未大規模覆蓋、銀行與信用卡普及率都很低、網購主要靠貨到付款的背景下,Paytm的總注冊用戶數隻有兩千五百萬人。
此後,隨著印度官方開始陸續推行“數字印度”計劃、推廣“無現金社會”,Paytm終於迎來了增長快車道,用戶數在很短的時間裏成功破億。
同期,阿裏巴巴和螞蟻集團在運營和資本層麵為Paytm提供了雙重保駕護航,我們熟悉的“二維碼支付”開始席卷印度市場。發展到2018年,Paytm的用戶數已經達到了2.5億。
▲來源:視覺中國根據最新的統計數據,在2021財年,Paytm的支付交易量占據印度市場40%的份額,錢包支付的市場份額在65%到70%之間,儼然已經是印度市場最閃亮的互聯網支付明星。
有意思的是,在重金入股Paytm之前,Paytm母公司創始人維賈伊和馬雲以及阿裏的故事早已展開。
2009年,維賈伊成立Paytm,主要使用場景是手機充值。2011年,維賈伊像很多國內創業者一樣聆聽到了馬雲極富鼓舞性的演講,於是在感受到支付寶、淘寶擴張曆程的參照意義之後,他果斷決定讓Paytm成為一個類似的電商+支付綜合體。
2014年,在阿裏巴巴成功登陸資本市場之後不久,維賈伊選擇直接來到杭州阿裏拜訪馬雲,憑借著印度市場巨大的發展潛力,以及當時擁有兩千萬用戶的Paytm已經是印度第一移動支付平台的成績,阿裏決定投資Paytm,並成為公司最大股東一直到今天。
可以說,Paytm和創始人維賈伊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了,因為在業務性質上的相似性,阿裏幾乎把自己的成功經驗全盤傳授給了“小老弟”。
據悉,阿裏對於Paytm的指導可謂是事無巨細,不論在技術搭建還是在係統運營層麵,Paytm均全盤吸收,阿裏的加入讓Paytm成為了印度支付市場的“幸運兒”,並最終成就了如今的市場地位。
截至2021年3月,Paytm的注冊用戶數已達到3.33億,覆蓋商戶數為2100萬。單從用戶數指標看,Paytm已經是印度第一、全球第三大電子錢包。
3.
不同於阿裏式的先有電商土壤再構建支付、金融體係這一良性流量循環,Paytm因為曆史和市場原因始終缺少一個電商主陣地,這讓Paytm雖然有了印度支付寶之名,卻早早地埋下了發展隱患。
在阿裏入股之後,阿裏也曾試圖幫助Paytm構建屬於自己的線上電商平台,可惜的是,那時的Paytm已經錯過了印度電商紅利期,印度本土電商巨頭已然羽翼豐滿,這讓Paytm的電商業務“PaytmMall”發展狀況不容樂觀。
PaytmMall巨額虧損、市場份額被競爭對手擠壓的背景下,Paytm主營支付業務也在遭受著巨大的競爭壓力。沒辦法,電商平台這一核心引流渠道沒有抓在手裏,你隻能看著大量的支付份額被競品們給搶走。
▲來源:視覺中國純線上支付來看,Paytm在Facebook、沃爾瑪、穀歌、亞馬遜等眾多國際巨頭的圍剿下,已經與印度支付寶的名號不太相配。相關行業統計顯示,截至今年年中,Paytm在印度電商交易額中的市場份額占比隻有7%左右,絕大多數份額被沃爾瑪旗下的PhonePe以及GooglePay給占據。
由於一直以來在印度線下掃碼支付領域具備著絕對優勢,所以Paytm的整體支付市場地位還算穩固。隻是,丟失了線上支付這一決定未來的支付場景之後,Paytm該如何守住自己的既有優勢呢?
可以看出,與阿裏巴巴進行直接對比的話,Paytm缺少電商根基、沒有良性的流量導入渠道,這決定了它隻能通過燒錢式的補貼來實現擴張。這麽做固然也可以成功實現其商業目的,隻是巨額虧損少不了,這可能是Paytm選擇在近期衝刺上市的核心原因之一:即便還沒有交出比較好的財務報表,它也不得不借助公開市場的力量來進一步發展了。
根據Paytm的招股說明書,從2018年開始,公司已經連續三年營收下滑,在最近的2021財年,Paytm營收同比下滑超過14%。好消息是,在意識到燒錢擴張模式效果不佳、大幅減少營銷費用支出以後,Paytm的虧損情況正在改善,它在2021財年大概虧了14億元人民幣,同比減少超過40%。
成立十年的Paytm雖然在用戶體量上有著印度第一、全球第三的風光,但遲遲尚未盈利、市場競爭環境愈發激烈的現狀卻是它不得不直麵的長期壓力。成功上市隻是一個新的開始,未來還有更多的問題需要去解決。
4.
當我們在關注印度支付寶Paytm的時候,我們更加關注的其實是阿裏。印度市場離大家太遠了,但國人非常樂於聽到一個中國企業成功出海的故事。
隻是這樣的故事,可能並不會有一個讓阿裏和Paytm雙方都滿意的前景,這有點讓人擔心坊間一直流傳的“阿裏的投資魔咒”會不會在Paytm上應驗。
不同的是,這一次阿裏在印度市場並沒有主動權,它決定不了能與Paytm綁定到什麽程度。
作為螞蟻集團布局海外支付的首家上市公司,Paytm母公司曾經完全在阿裏的掌控中,除了始終保持的第一大股東地位外,公司七個董事會席位中曾經有四位阿裏係董事。
從前麵的分析也可以看出,阿裏在給錢、給資源、傳授運營經驗層麵為Paytm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如果是在國內市場的話,Paytm大概率已經成為阿裏係子公司。
隻是,由於從去年開始中印兩國就因為一些眾所周知的原因而出現關係緊張的情況,印度還對中國應用、中國投資進行了大量的限製動作,在印度官方的監管之下,在Paytm提交招股書之前,Paytm母公司的四位阿裏係董事都退出了。
這似乎意味著不管阿裏想要如何,它都不得不和Paytm產生“切割”,最壞的情況是阿裏最終對於Paytm來說隻能是一個財務投資者的角色。
這對於雙方而言都不是一個好消息。
阿裏對Paytm的傾注肯定不是為了賺點錢那麽簡單,如果因為不可抗力而導致自己對於Paytm失去掌控地位,那麽這將挑戰阿裏多年以來的支付出海戰略。
而對於Paytm來說,沒有阿裏在上市之後繼續的保駕護航,缺乏電商積累、業績指標並不好的它隻能靠著自己來與國際巨頭們競爭,這會讓Paytm的未來發展更加不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