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安徽複旦兒科安徽醫院(安徽省兒童醫院)兒童血液腫瘤科造血幹細胞移植病區(造血幹細胞移植倉)內,首例一名8歲IV期高危神母細胞瘤患兒接受串聯自體幹細胞移植,儿童為省內首例。串联
複旦兒科醫院安徽醫院(安徽省兒童醫院)副院長、自体植图造血幹細胞移植團隊負責人劉洪軍介紹,干细神經母細胞瘤是胞移兒童最常見的顱外實體腫瘤,約占兒童惡性腫瘤的安徽8-10%,高危治療難度更大。首例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指患者接受放、儿童化療及新型藥物的串联預處理,清除腫瘤細胞、自体植图異常造血及免疫係統後,干细將自體造血幹細胞經血管輸注到體內,胞移重建起正常造血和免疫係統的安徽一種治療,可用於治療多種實體瘤、淋巴瘤等。近年來國內外臨床研究數據表明,較單次自體幹細胞移植而言,串聯自體幹細胞移植可大幅提升治療效果。
劉洪軍帶領兒童血液腫瘤科屈麗君及科室團隊,與複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翟曉文教授移植團隊、安徽省立醫院移植專家深度討論後決定采用串聯移植方案,本次手術的實施預示著未來將會有更多省內及周邊腫瘤患兒獲益。(路幼佳 黃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