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3月18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錢玲玲 通訊員 林依靜 李菁)近日,厦门协商廈門啟動2025年全市集體協商“要約行動月”。启动來自藍騎士、集体曹操出行、约行圓通速遞等新就業形態行業的动月企業代表與職工代表,和市協調勞動關係三方會議相關部門齊聚一堂,厦门协商共商共推集體協商工作。启动
薪酬福利、集体工作時間、约行勞動保護……這些涉及勞動者權益的动月事項,都寫進了集體協商要約書。厦门协商活動現場,启动7個新就業形態職工方向7家新就業形態企業方遞交了集體協商要約書。集体
現場還舉行了海滄區東孚街道物流行業司機特殊權益保護專項集體合同簽約儀式。约行東孚街道現有物流企業15家,动月除5家公司規模在50人左右,其餘10家都是小微企業。由於企業規模小、人員分散,尚不具備單獨建立職工代表大會製度條件。
為解決物流企業人員穩定性、工作風險、工資收入、社會保障等方麵存在的問題,自2024年以來,市、區、街道三級工會通力協作,問需於企、問需於職工,走訪轄區所有物流企業,不同公司、不同營運路線民主推選出職工代表,收集職工意見建議,積極探索行業性集體協商、行業職代會,明確本行業職工代表大會製度,保障物流行業企業職工民主權利。
此舉為貨車司機提供了理性合法表達利益訴求的渠道,在全省新就業形態區域性職代會走在前列。
此次集體合同覆蓋12家物流企業、近400名職工。此次物流行業集體合同的簽訂是市總工會保障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的創新嚐試,通過平等協商簽訂集體合同,不僅為平台企業與貨車司機之間建立了穩固的協商通道,而且有助於推動整個行業在貨車司機權益保障方麵的進步,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動力。
今年3月,市總工會、市人社局、廈企聯、市工商聯等市協調勞動關係三方會議決定,在全市範圍內開展以“協商共建 發展共享 和諧共贏”為主題的2025年集體協商“要約行動月”活動。
下一步,市總工會將進一步擴大集體協商覆蓋麵,重點圍繞推動中小企業、新業態企業開展集體協商,推動勞資雙方實現共建共享、互利共贏的和諧勞動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