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成果在經過兩天的有限雨中緊張會議後,20國集團(G20)領導人在公報中就氣候問題達成了乏善可陳的最难一致共識:承諾將繼續遵守《巴黎協定》的共識,敦促各國采取“有意義且有效的气候”行動來抑製全球變暖。
這是暴风各國外交官們經過數日艱難協商後得到的不易結果。主持此次峰會的开幕意大利總理德拉吉對最終聲明表示歡迎,他說,成果G20國家首次對將全球升溫控製在1.5攝氏度水平的有限雨中重要性達成了一致。科學家們認為這對避免氣候災難至關重要。最难
然而更多的气候人對G20的聲明表示了失望,其中也包括部分G20領導人本身。暴风
美國總統拜登在公報發布後的开幕記者會上說,他對未能加大應對氣候問題的成果努力而感到失望。“許多人對此表示失望,有限雨中我自己本人也感到失望。最难”
在G20峰會的最後一天,英國王儲查爾斯王子在峰會結束前向20國領導人發表講話,敦促世界主要國家的領導人為子孫後代采取緊急行動,解決全球氣候變化危機。
“我們不能裝作聽不到年輕人絕望的聲音,他們把你們視為這個星球的管理者,他們未來的生存掌握在你們的手中。”查爾斯說。
G20國家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占全球80%以上。G20峰會結束後,大多數領導人從羅馬直接飛往格拉斯哥,參加於當晚開幕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6次締約方大會(COP26)。外界普遍認為,G20峰會後關於氣候問題的定調為格拉斯哥氣候大會留下了艱巨的任務。
“G20公報再次強調落實《巴黎協定》長期目標的政治決心,並首次突出了1.5℃溫升目標的重要性及所需做出的額外努力,為COP26開幕奠定了基調。”生態環境部國家氣候戰略中心戰略規劃部主任柴麒敏對說。
卡片圖COP26峰會開幕
G20聲明乏善可陳
“我們認識到,氣候目標設在1.5攝氏度所造成的影響要比2攝氏度低得多。將1.5攝氏度的氣候目標保持在可及範圍內,需要所有國家采取有意義和有效的行動和承諾。”公報稱。
這是此次G20公報中關於氣候變化議題少數幾處相較於《巴黎協定》共識中有所變化的地方。
2015年簽署的《巴黎協定》中,各國領導人表示,他們“致力於實現將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幅度控製在低於工業化水平前2攝氏度的水平,並努力將其控製在1.5攝氏度的水平。”
然而,公報中幾乎沒有提到任何具體的行動,隻是提到了目前各國關於如何遏製排放的計劃“在必要時”必須加強,到本世紀中葉前後將達到淨零碳排放的目標,但沒有設定具體的時間。
公報還表示,G20領導人同意終止對發展海外燃煤發電的公共融資,但沒有設定國內淘汰煤炭的目標,並淡化了承諾減少另一種強效溫室氣體甲烷排放的措辭。
在其他關鍵氣候議題中:20國集團領導人同意“對能源市場的演變保持警惕”,近期全球各地的能源危機已經影響了歐洲和亞洲的大部分地區。20國集團表示,確保能源“負擔得起”是關鍵。他們還重申了通過到2025年,每年聯合籌集1000億美元支持發展中國家綠色轉型的承諾。
“關於此次G20氣候聲明,總體來講沒有取得實質的突破,是對過去一些承諾的重申。這樣的一個結果,是目前全球氣候行動乏力,需要提速的一個反應。”聯合國氣候問題非政府組織觀察員、綠色和平東亞區全球政策高級顧問李碩對說。
“《巴黎協定》已經達成六年,全球氣候行動已進入深水區,各國麵臨不斷的提升氣候力度的挑戰,但與此同時,我們看到地緣政治也在對氣候變化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總的來說,G20峰會對格拉斯哥大會產生一定影響,但後者仍然非常重要,尤其是還有許多(G20外)氣候脆弱國家的加入。”李碩說。
聯合國專家此前表示,如果不采取進一步措施,即使目前的所有國家減排計劃得到全麵實施,全球仍將變暖2.7攝氏度,大大超過《巴黎協定》2攝氏度的紅線。這將加劇氣候變化已經造成的破壞,使更多的人和動植物麵臨致命的極端天氣和生存危機。
20國集團峰會的一些領導人在會議期間在羅馬許願池前投擲硬幣。
倫敦Euston車站的人群在向北開行的火車服務延誤後。
暴風雨中開幕
10月31日晚,在格拉斯哥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峰會正式開幕。全球近200個國家的2萬多名代表將就如何應對全球變暖加劇這一人類共同挑戰展開為期兩周的緊張談判。
在接下來的兩周內,格拉斯哥氣候大會將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
就在會議開始前,10月31日,一場席卷英國各地的暴風雨使得多處通往格拉斯哥的鐵路停運。據《衛報》報道,包括英國環境部長在內的眾多參會代表被迫耽誤了行程。
當天,在英國西海岸幹線上,一棵倒下的大樹壓倒了電氣線路,導致一列載有數十名參會代表的火車疏散。倫敦東北鐵路公司(LondonNorthEasternRailway)也建議乘客出於安全考慮,不要乘坐東海岸開往格拉斯哥的火車。
大會舉辦地格拉斯哥已經連續多日陰雨綿綿。此次大會的主席,英國議員夏爾馬(AlokSharma)在會議開始前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采訪時表示,這將是非常“艱難”的一場會議。
此次格拉斯哥大會最重要的任務有三:完成《巴黎協定》規則書談判;加大減排行動力度;籌集氣候資金。最重要的目的是重建起全球各國在氣候危機上的信心和彼此間的信任。然而每一項任務都麵臨巨大的挑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格蘭瑟姆氣候變化研究所所長、2006年氣候變化具有裏程碑意義的《斯特恩報告》作者尼克·斯特恩此前在接受采訪時說:“這是一個關於交付實施措施的大會,而不是一個關於協定的大會。問題是,我們能做到嗎?”
《外交政策》評論則指出:已經舉辦了25次的氣候峰會給人類提供了一個每年照一次鏡子的機會:自問我們在氣候問題上做得如何?
“如果格拉斯哥失敗了,所有事情就都失敗了。”英國首相約翰遜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