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Mia
“不愧是下头塌房頂流,叉個腰也上熱搜,调查長沒長牙也上熱搜。争议中依着顶”
這場圈層狂歡正在席卷著越來越多的然爱粉絲和路人,每個人都在被這隻粉色小狐狸表情包刷屏。流玲自2021年9月29日第一天在上海迪士尼出場亮相,娜贝這隻剛剛兩個多月的下头塌房毛絨狐狸,就住在了熱搜上。调查僅一個月內,争议中依着顶“熱搜收割機”玲娜貝兒便已拿下了32個熱搜,然爱在自己的流玲超話裏擁有1.5萬帖子,11.9萬粉絲“貝兒麻麻”。娜贝在抖音上,下头塌房玲娜貝兒話題播放量破16.5億次。调查
與她有關的争议中依着顶一切都成為了新的“財富密碼”“流量密碼”,上架迅速售罄,趙露思等明星接連曬出與玲娜貝兒的合照,原價200多的玩偶被黃牛炒到1000多,仍供不應求,購買需要排隊4到7小時。另有店家開發出未經官方授權的“玲娜貝兒永生花”,同樣被黃牛炒到了1000多。某平台售價10元的仿品已破10萬+。相關視頻在小紅書上輕鬆點讚破萬,大量美妝KOL推出“玲娜貝兒靈感仿妝”,大量營銷號轉型為其視頻、表情包搬運號,有人跟拍騷擾,有“抖主”當場求婚玲娜貝兒,以蹭熱度引流。
最新的一次熱搜“玲娜貝兒下頭”,源自網友視頻曬出貝兒“比心”後又把心扔在地上踩了幾腳,對帥哥熱情的對比,引發其是否“雙標”的討論,同時進一步衍生的熱搜話題還有人偶扮演演員(內膽)之爭、演員月薪6000是否合理等。這一事件是否會成為IP由盛轉衰的關鍵轉折點?粉絲會由此拋棄這位“迪士尼網紅”嗎?我們和不同年齡職業的粉絲聊了聊,想找到貝兒讓人如此上頭的秘密。
短視頻時代的神話,“不下頭”的粉絲
“想對你說幾句話,你什麽都不用做,感謝你一直在童話世界裏陪著我們冒險,我們群裏麵有很多的貝兒媽媽都很喜歡你,很多人住院或是考研的時候也每天看著你的視頻,從你身上獲得能量,希望你知道,愛意永遠比惡意多,每天吃飽飯睡好覺,謝謝寶寶,我爭取下一次不哭了。”
當麵見到玲娜貝兒,小紅書用戶“Genie”沒能忍住眼淚,帶著哭腔說完了這番話。這是她注冊賬號以來發布的第二條筆記,共獲讚8050個。評論裏有很多人跟她一起哭了。這是“下頭風波”後,核心粉絲的主流情緒——心疼難受,拒絕下頭,以及更加堅定了對貝兒的愛。她們稱她為“女兒”“崽崽”,為玩偶定製衣服。從傳播學角度來看,投射感情的對象越是“被虐”,越是會強化粉絲群體內部的身份認同,增強亞文化圈層的凝聚力,圈層外則更難以理解這種情感。
在調查中,基本上所有粉絲都提到了“治愈感”和“解壓”。在95後電視台編輯娜娜看來,每天疲憊的加班後,躺在床上刷貝兒視頻是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光。讓她入坑的是貝兒“模仿小鬆鼠走路、以及給遊客比心的、還有偷偷撩裙子”的幾個視頻,“性格還蠻傲嬌活潑的,形象就是很可愛很會撒嬌。喜歡做美甲,不喜歡被叫‘兒兒’,會捂住耳朵假裝戴上耳機。”剛工作不久的桃子認為,貝兒的營業視頻“能夠讓自己元氣滿滿地去上班”,表示:“之前從沒喜歡過這種卡通形象,會覺得這隻小狐狸是有靈魂的,感覺很不一樣。”
從其粉絲微博群、微信群來看,年齡代溝表現得較為明顯,大部分以Z世代為主,愛用貝兒表情包的男性“路人粉”不少,但的跟拍下班圖、專門飛到上海迪士尼去見玲娜貝兒的重度粉絲主要是女性,同追星粉絲結構相似,這是由心理特征、情感需求等所決定的。玲娜貝兒更多地屬於Z世代年輕女性,同時也是碎片化傳播的短視頻時代所造就的神話,其崛起的主要陣地也在年輕女性用戶居多的抖音、小紅書。
但桃子和持續專門在微博上發布貝兒相關圖片、視頻,並因此而積攢了幾千粉的JOJO都認為:“貝兒粉絲群體和真正的飯圈還是有所區別的,隻是爭議出來之後,很多人習慣性地用飯圈思維去解讀,大部分粉絲還是Love&peace地刷圖,控評做數據的很少見。”玲娜貝兒共有三個扮演者,有粉絲給他們起了不同的代號,有的人會區分“內膽”,更多的粉絲則會強調不要區分“內膽”,認為這樣“無論對演員還是IP都是不好的”。
還在上大學的00後娜可提到,身邊有人從星黛露爬牆到了“川沙妲己”,原因可能與外表更可愛、“人設”更鮮明、性格更活潑討喜有趣有關。另外,她還提到了一點,“周圍喜歡貝兒的人很多,大部分人是因為可愛的短視頻動態入坑種草,而不是因為靜態圖片。”
針對“下頭”事件,粉絲們對遊客和玲娜貝兒都表示了不同程度的理解:“看過網上幾段視頻確實挺下頭的,自己代入一下也會感覺很窒息。”但是“更多的時候貝兒還是很用心地在營業,不會就因為一兩段視頻就徹底失望。”“理解遊客有情緒,畢竟現在排貝兒的互動要好幾個小時。全網批鬥大可不必,也理解演員,不僅身體很累,還要一直神經緊繃聽遊客說話互動。那種表現可能隻是想表達貝兒的一種情緒,她畢竟隻是兩歲的小狐狸,以前也會做出扔心、踩在地上的動作,表現調皮。”
也有無論如何都對玲娜貝兒喜歡不起來的90後。舟舟是資深達菲粉,半年內僅僅淘寶平台便已購買達菲毛巾、床單、杯子等相關周邊5000元以上,這還不算上在迪士尼線下消費的部分,卻沒有入小狐狸的坑。在她看來,玲娜貝兒“太網紅了”,達菲則透著一股“憨憨的可愛”。媒體人大劉調侃道:“從形象上來看,貝兒不就是最接近綠茶婊
定義的嗎?”
無內容驅動的虛擬IP時代來臨:萌經濟的勝利
環球影城開業之初火爆一時,以“話癆”“爹係”為特色的“威震天”在社交網絡上出圈。迪士尼隨即推出了達菲家族新成員玲娜貝兒作為對抗。目前看來,玲娜貝兒和迪士尼顯然贏下了一局。
在迪士尼王國中,達菲家族是一個特殊的存在。2002年,奧蘭多迪士尼在商店中獨家發行了名為迪士尼小熊的毛絨玩具,反響平平。幾年後,東京迪士尼賦予了小熊名字“達菲”,以及簡單的故事和人設,它是米妮送給米奇的一隻玩偶小熊,為了讓米奇的航海旅行不孤單,奇妙仙子在玩偶身上撒下奇妙星粉,達菲就有了生命,性格天真善良。此後IP商業價值一路飆升,09年達菲相關產品銷量翻了三倍,拉動東京迪士尼度假區人均消費上漲。
在2010年、2014年、2017年,東京迪士尼又相繼推出了“達菲的好朋友們”雪莉玫、傑拉多尼和星黛露,2018年,小狗可琦安與烏龜奧樂米拉出現,2021年,玲娜貝兒加入。他們的人設分別是慷慨的甜美小熊、天才畫家貓、愛跳舞的兔子、充滿好奇心的小狗可琦安、酷愛音樂自然的烏龜、聰慧的粉色狐狸。達菲家族在東京迪士尼的成功被複刻到了上海迪士尼。達菲家族素有“搶錢家族”之稱,玲娜貝兒之前人氣最高的是星黛露,今年中秋版限定玉兔星黛露也一度被炒至2000多元。
達菲、星黛露、玲娜貝兒們的勝利,是“萌文化”“萌經濟”的勝利,類似沒有故事支撐的角色IP還有三麗鷗的Hello Kitty,Melody(美樂蒂兔子)、Cinnamoroll(玉桂狗)、Kuromi(庫洛米)等等。作為全世界第二賺錢的IP,HelloKitty總收入超過800億美元;其走紅原因深深根植於東亞文化的“幼態迷戀”當中,近年來日韓文化對國內有著潛移默化的深遠影響,日本市場的可愛形象成功邏輯基本可以在中國市場複製。因而或許可以解釋達菲在東亞而非歐美爆火,三麗鷗亞洲市場營收幾乎相當於所有海外市場之和兩倍的原因。
今年虛擬偶像站上風口,這類“無內容驅動的虛擬IP”顯現出了更大的優勢:相對於真人偶像可能曝出的政治風險、道德瑕疵、不敬業等事故,其翻車幾率更小,“玲娜貝兒下頭事件”的啟示是,基本上風險隻存在於扮演者等運營風險。另外,沒有影視產品意味著無需等待漫長的製作周期,開發成本更小,投資回報率更高。
2021財年Q4財報顯示,迪士尼樂園、體驗和產品業務表現亮眼,營收為54.50億美元,上年同期為27.33億美元,同比增長99%。玲娜貝兒的持續爆火,將為迪士尼樂園業績帶來提振。
需要擔憂的是,玲娜貝兒究竟能火多久?“雙標事件”的打擊不足以致命,但足以為玲娜貝兒敲響警鍾。沒有依附於故事之上的用戶情感粘性,而是僅靠“顏值”“網紅”打法,可能需要擔憂IP生命周期的問題。由於疫情打擊,消費意願低迷,三麗鷗已經連續6年減收減利。一個可能的做法是在IP角色爆火之後,再為其拍攝打造影視故事。
另外,“演員月薪6000”也引起了廣泛爭議。據“正麵連接”在《和玲娜貝兒當同事》中報道,在上海迪士尼,像玲娜貝兒這樣的人偶演員是一線員工中工資最高的,月薪6000元左右。人偶演員近7成是身高1米5左右的女性,但同時,她們要穿的人偶服絕大多數超過15斤,很多人都有脊椎、膝蓋勞損傷病。但員工幸福感很高,即便離職之後,他們也會相信,“要保護神奇”。
形成對比的是,類似的虛擬IP——NBA吉祥物,其扮演者薪資待遇按照人氣、球隊商業化程度等分為三個等級。每支球隊會專門設立吉祥物選秀大會,最高等級的待遇是終身合同,勇士隊的吉祥物桑德、猛龍隊的火焰小恐龍均簽署了終身合同,後者三次當選NBA最佳吉祥物,而第二等級的吉祥物年薪基本上超過了10萬美元,依據美國勞工部公開的周收入數據計算,大概是非農就業人口平均收入兩倍以上。第三等級的吉祥物年薪在5萬美元左右。
“如果在迪士尼樂園親眼看到她,一定會跟她說聲謝謝,辛苦了。”娜娜說。無論如何,虛擬IP時代不會停下腳步。當代人的孤獨不安需要慰藉,總有新的萌物在資本之手的助推下誕生,誰又會是下一個爆紅的玲娜貝兒呢?
特別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新浪網觀點或立場。如有關於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於作品發表後的30日內與新浪網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