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愛心助殘驛站”康複治療師上門為殘疾人提供康複理療服務。龙岩连续率达張哲昊 林君斌 攝
漳州市通過開展“心心點燈——背光行走的助力走稳助殘行動”誌願服務項目,幫助視障人士走出家門。残疾圖為視障人士在誌願者的学生幫助下健步走。(資料圖片)
東南網12月3日報道(福建日報記者 徐士媛 通訊員 林雙雙)在國際殘疾人日到來之際,业路龍岩市殘聯傳來了一則好消息:今年以來,年业龍岩市有就業意願的龙岩连续率达應屆高校殘疾人畢業生52人已全部完成就業,就業率達到100%。助力走稳這是残疾龍岩市有就業意向的高校殘疾人畢業生連續三年就業率達100%。
龍岩何以能交出高校殘疾人畢業生就業的学生亮眼“成績單”?記者近日進行了采訪。
做細就業服務
畢業後入職龍岩水發自來水有限發展公司(簡稱“龍岩水發”)的业路丘煒是一名肢體殘疾人,他說:“心理輔導很重要,年业要讓殘疾人從封閉自我的龙岩连续率达狀態中走出來。”
去年起,助力走稳龍岩探索在求職季舉辦殘疾人大學生就業指導培訓班,残疾通過傳授交流技巧、分享勵誌故事給予心理輔導,鼓勵學員們樹立積極自信的心態,並提供簡曆撰寫、麵試技巧等求職幹貨,提升求職硬實力。“老師告訴我們,在表達時就算磕磕巴巴,也要聲音洪亮,用大聲量暗示自己要自信。”丘煒說,他一直實踐著從就業培訓班上學來的自信技巧和簡曆撰寫方法,讓他受益匪淺。
包括丘煒在內,去年共有兩名高校殘疾人畢業生入職龍岩水發。“這是公司自建立以來首次招聘殘疾人。”龍岩水發黨群與人資部主任鄧鑫介紹。
敲開用人單位的大門,首先要“送政策”。響應國家號召促進高校殘疾人畢業生就業,企業責無旁貸,但也要考量經濟利益,龍岩市殘聯便扮演了為企業送利好的角色。
據了解,龍岩水發每年都按規定繳納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安置了兩名殘疾人後,企業便無需再繳納殘保金。“既減免了殘保金,又為空缺崗位找到人手,一舉兩得。”鄧鑫說。
要讓用人單位的大門打得更開,打破成見同樣重要。龍岩市殘聯就業中心工作人員簡阿芳介紹:“用人單位普遍將殘疾人與‘無工作能力’‘難以溝通’‘不好管理’相捆綁。這時候就需要展開科普,消除偏見。”為此,龍岩市殘聯為企業送上了一份“殘疾等級說明書”。“有了‘殘疾等級說明書’,企業更清楚不同殘疾等級所對應的殘疾嚴重程度,心裏更有底。”鄧鑫表示。
這還不夠,還需適當放寬崗位限製。據悉,部分企業招聘殘疾人時將應聘條件限製在“殘疾四級”,即輕度殘疾,但並非隻有“殘疾四級”才具備工作能力。簡阿芳舉例說:“一些重度殘疾人可能是下肢殘疾,需要坐輪椅,但智力、雙手都沒問題,適合他們的崗位不少,卻因殘疾等級被拒之門外。”因此,市殘聯會引導企業盡量放低招聘門檻,這既是給殘疾人更多機會,也能讓企業有更多可選擇資源。
讓人崗更相配
準確對接用人單位和求職者雙方需求,是解決就業問題的鑰匙。
每年年初,龍岩市都會收集全市應屆高校殘疾人畢業生的信息,包括求職意願、期待薪資、意向城市等等,建立一人一檔精準幫扶。此外,殘聯會持續跟蹤就業情況,對於長期就業困難的畢業生,還會入戶走訪,進一步找出就業困難的原因。
去年畢業的黃星是一位聽力殘疾一級的大學生,通過前期調查,龍岩市殘聯了解到黃星希望從事新媒體行業,多次向她推薦崗位,黃星卻都不滿意。入戶走訪後,殘聯發現,由於受在一線城市工作的同學的影響,黃星對工作的期待過高,便耐心向她解釋當地就業的實際情況。
同時,殘聯還發現黃星雖為殘疾一級,但可以正常交流,在為她推薦崗位時也拓寬了選擇範圍。如今,在龍岩市搏贏殘疾人服務中心順利就業的黃星從事著新媒體宣傳工作,對自己的工作狀態很滿意。
“走訪企業時,我們不僅詢問企業是否有空缺崗位,還要想方設法開發合適崗位。”龍岩市殘聯就業中心負責人舉例說,若發現企業的某個崗位適合殘疾人,但已滿員,殘聯便會和企業協調將崗位上的部分員工調到另一個崗位。
此外,殘疾員工也有屬於自己的優勢,在人崗適配的情況下,殘疾員工並不會為企業帶來額外負擔。“不少企業表示,他們單位的殘疾員工比普通員工還要認真細致,希望我們繼續推薦殘疾人。”龍岩市殘聯就業中心負責人介紹。
2020年起,龍岩市殘聯還為高校殘疾人畢業生統一建群,在群內發布相關信息。龍岩市各級殘聯工作人員還會一對一通知,讓畢業生及時獲知重要信息。“能順利入職,要感謝上杭縣殘聯工作人員給我發了招聘會信息,我差點就錯過了機會。”丘煒說。
與此同時,龍岩積極開展針對殘疾人的線下招聘會,並將殘疾人出行困難問題考慮在內,盡量提供出行保障服務,鼓勵殘疾人與企業麵對麵交流,增加就業成功率。
“高校殘疾人畢業生的就業問題仍然嚴峻,殘聯將繼續堅持全程跟蹤幫扶,探索更多樣化的宣傳方式,成為連接殘疾大學生和用人單位的橋梁。”龍岩市殘聯就業中心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