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行风央八黃金檔+騰訊

时间:2025-04-16 22:06:59来源:编辑:

  期待已久的全员主演《雪中悍刀行》可算定檔了,1215日,雪中行风央八黃金檔+騰訊,悍刀然而……

  網友卻被官微官宣定檔時那密密麻麻的起洛演員表震撼到了。

  真的阳引,太矚目了。领国

  其實不是产剧第一次見,最早發劇照發片花時,进入官微也是时代這樣嚴謹又細致地逐個艾特演員,但可能因為是全员主演拆分成幾條,不像這次定檔片花這樣集中在一條裏,雪中行风所以看上去沒有這麽壯觀。悍刀

  領銜主演,起洛特別出演,阳引特邀主演,领国聯合主演,特別主演,特邀出演,友情出演……

  救命,我眼睛都要瞎了!

  感覺劇方把我們能想到的限定詞全都用上去了。

  然而我估計大部分人都不明白“特別”“特邀”“聯合”“友情”的區別究竟在哪裏。

  更不明白為什麽“特別出演”會在“特別主演”上麵,僅次於“領銜主演”;同樣是“特邀主演”,為什麽一行在上麵,一行又在“特邀出演”下麵……

  瞎了瞎了,真的瞎了。

  總之一眼望過去,全員主演。

  網友吐槽:看清楚了,全是主演,到時候飛天金鷹白玉蘭提名,看誰敢提最佳配角!

  這不是唯一一部這麽搞的劇。

  這個月初上線的《風起洛陽》,當初官微官宣時也是同樣的嚴謹,播出後看一眼演員表……

  領銜男主演、領銜女主演、特別主演、特邀主演、特邀出演、特別出演、主演、演員……

  怎麽著,前麵那些帶限定詞的都不是演員嗎?

  可能是因為片尾的演員表可以排版設計,不用像微博那麽擠在一起,所以這個看上去沒有《雪中悍刀行》那麽震撼,但是……

  它的創舉,在於特意給領銜主演區分了男女……

  雖然《雪中悍刀行》之前官宣演員時也分了“英雄榜”和“紅顏榜”,但好歹沒有特意注明男主演女主演之類的。

  那麽問題來了,以後的電視劇,演員表會不會分“男演員表”和“女演員表”?

  總而言之,年底這兩部分別來自愛奇藝和騰訊的大劇,堪稱開辟了國產劇演員表新格式。

  會引領國產劇進入“全員主演”時代嗎?

  我特意去翻了一下最近在播的其他劇的演員表。

  楊紫井柏然的《女心理師》,正常。

  楊冪陳偉霆的《斛珠夫人》,正常。

  羅雲熙程瀟的《良言寫意》,正常。

  於媽的《當家主母》,正常。

  陳建斌梅婷的《不惑之旅》,也算正常吧,“按主要演員出場先後順序排列”,雖然感覺有點沒必要,而且幸好男女主出場早……但這也是一種常見的演員表排序方式了,沒什麽“創新性”。

  趙麗穎肖央董子健的《誰是凶手》,稍微有點不正常,區分了領銜主演、主演、特別主演、特別出演、友情出演、特邀演員、特約演員,一打眼看上去,幾乎也是“全員主演”。

  《雪中悍刀行》還沒上線,看片花很值得期待;《風起洛陽》《誰是凶手》已播出,拍攝水平在今年的國產劇中都能排得上號。

  所以,今天主要吐槽的不是劇,而是國產劇撕番層出不窮的花樣。

  這幾年來,國產劇撕番早已見怪不怪,最早是當年的電影《畫皮》撕番,那時還是兩位女主演撕番,後來的電影《盜墓筆記》,也是兩位男主演撕番,然而時間來到2016年,那部著名的《孤芳不自賞》來了。

  鍾漢良和楊穎,男女主角之間居然也要撕番。

  海報也是掌握精髓,一人一列,看不出先後。

  從此之後,撕番就不分男女了,不管男主還是女主,反正都隻要“一番”。

  “番位”這個從日本引進來的東西,硬是在這幾年內席卷中國影視圈。

  不但電影電視劇要講究番位,連綜藝、甚至晚會都要講究番位和C位了。

  國產劇為了協調演員,在演員表上到底有過多少“創新”呢?

  《雪中悍刀行》除了一堆眼花繚亂的xx主演”之外,還有“按姓氏筆畫排序”,這個,挺常見,不是它發明的。

  按演員姓名拚音首字母排序,這個也挺常見(幸好漢字花樣多,既能拆筆畫又能拆拚音!

  按角色姓名拚音首字母排序,算是上一種方式的“變種”。

  按圖序排列……厲害了,夠有創意。

  這部電影還有另一種獨一無二的排序方式,在此就不放了,感興趣的可以自行搜索它的另一版海報。

  還有這兩天粉絲又開始互撕的迪麗熱巴和楊洋,《你是我的榮耀》的演員表讓我笑出了聲:按年齡排序!

  好了,男主女主都別想排第一,尊老愛幼,潘粵明排第一!

  這種演員表的諷刺意義在於……

  很多明星會把年齡改小……

  還有這個按明星生日順序排序……也算是榮耀演員表的“變種”吧,不看年齡隻看生日,改過年齡的明星不用哭了。

  你看咱們中國人多聰明多有創新精神啊,但凡大家把這些精力花在好好拍戲上……

  也不至於一年下來播出那麽多劇,能叫出名字的好劇卻需要掰著手指苦思冥想。

  在此又要說一下番位的起源地日本,人家推崇的番位製,同時也是“一番負責製”啊,還記得當年《高嶺之花》撲街,一番女主石原裏美開發布會落淚道歉,雖然大部分人覺得那部劇撲街的主要原因是男主太醜了,可她是一番啊,爆了是她的功勞,撲了也是她的責任。

  內娛倒好,去其精華取其糟粕,劇播之前大家都在撕番,播了之後……

  爆了大家集體邀功甚至搶功,撲了大家集體隱身甚至互相甩鍋。

  《雪中悍刀行》《風起洛陽》《誰是凶手》這種“全員主演”的演員表,大概也是麵對撕番風氣的不得已為之:不要鬧不用撕,大家都是主演!

  但我想說的還是那句話:劇方在演員麵前,太弱勢太卑微了。

  如果連演員表都協調不好,麵對演員撕番毫無底氣,隻要有演員鬧,就不得不把演員表搞出花樣來,那麽,當演員要求改劇本要求加戲呢?

  那自然也是沒底氣的啊。

  所以這兩年的國產劇,編劇也是越來越多,因為除了劇方的編劇外,不少演員還會自帶編劇給自己改戲。

  大家都各自為政,隻為自己好,哪管整部劇怎麽樣。

  最終整部劇到底會呈現出什麽效果……

  大概就全憑運氣了。

  年底這幾部大劇,會引領國產劇進入“全員主演”時代嗎?

  隨便吧,麻了。

  根本問題不解決,演員表還會不斷出現新花樣。

特別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新浪網觀點或立場。如有關於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於作品發表後的30日內與新浪網聯係。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全球財經交易行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