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下半年就要高三了

时间:2025-04-16 22:25:52来源:编辑:

我是援沪一名黨員

2022年4月11日 星期一上海崇明 晴

得知醫院要派醫生去上海支援抗疫的消息是晚上十點半,我搶先在科室群裏第一個報了名。日记老婆有些抱怨:兒子高中關鍵時期,科室閨女咳喘半個月了還沒好,群里她工作忙也請不了假。是报名啊,兒子下半年就要高三了,援沪成績不穩定,日记需要父母更多的科室陪伴和鼓勵;閨女這次咳喘特厲害,每天晚上會咳醒4-5次且伴胸悶,群里心髒彩超顯示還有心包積液。报名雖說是援沪少量,作為心血管內科醫生的日记我,無疑增加了很多的科室疑問與擔心。“現在科室需要派副主任醫師以上的群里人去,每個人家裏肯定都有困難。报名我是老黨員,老婆,你在家多辛苦和堅持一下。”

從正式接到通知到出發,不到48小時,但出發前醫院還是精心組織了各種防護培訓。我心裏很清楚,我的任務不是去管理心血管病患者,而是阻擊傳播性很強的奧密克戎變異株!傳染性如此之強,難免有些緊張,不過我相信,專業技能到哪都能用得上。

方艙醫院主要是對無症狀感染者和輕症患者進行集中隔離觀察,我們工作中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對患者的身體情況進行密切監測,識別早期高危因素。發現有病情進展或者合並有其他病症的患者,需要第一時間識別評估後,及時轉到定點醫院進一步救治。

 

為患者進行檢查

剛進艙的頭幾天,平時工作總不缺設備和藥品的我的確有些不適應。一位患者出現明顯的心慌不適,由於電極片不夠,我就靠觸及橈動脈搏動的強弱、節律及頻率,基本判斷患者為房性早搏二聯律;一位中年暈厥患者,靠詳細問診,基本排除了心源性暈厥;一位老年患者,體檢發現雙下肢非對稱性水腫,基本排除了心源性可能,而需要警惕靜脈血栓的形成……我們早已習慣運用各種輔助檢查和化驗結果來診治患者,在這裏,更多就隻能靠自己日常積累的技能與經驗來判斷病情。作為一位在心血管內科急診一線工作14年的黨員,我有這個自信。

 

指導用藥

我們醫院接管的安徽方艙醫院A館目前收治了662位患者,有兒童、孕婦也有老人,夜班查房時發現了一些問題:部分患者入艙時怕交叉感染情緒焦慮,部分患者因為晚上的燈光或者其他患者呼嚕聲音大等原因導致無法入睡,慢性病藥品有時難以及時到位等等,這些平時我們在病房裏很少碰到的問題,此刻都需要我們醫護人員去開動腦筋協調解決。因為在這裏,我們就是患者的主心骨。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每當此時,我就耐心給患者做好解釋,因為我也希望大家在疫情麵前,“少抱怨,多體諒,多配合”。

考慮防護問題,每次進艙前我們都不敢多喝水。偌大的方艙,我需要和團隊一起查看近250位患者,和他們溝通,解答他們的疑問,重點患者需要進一步監測生命體征,完成相關檢查。一個班次下來,早已口幹舌燥。不停地來回走動,出了多少汗,自己早已感受不到,隻是眼鏡上越來越重的霧氣,常常晃得人眼花。有一次,我差點在艙裏暈倒,稍作調整,休息片刻,我繼續巡視,因為還有A3區的80位病人在等我夜查房。我是組長,我得加油!因為,我不僅是一名醫生,更是一名黨員!

 

下班回駐地的路上,我想起當年在青藏高原入黨的情景。那是2002年5月,作為一名內地援藏軍醫,在極度缺氧的“無人區”,我和小夥伴們一起,舉起右手,在黨旗下莊嚴宣誓。80來個字的誓詞,我們講得氣喘籲籲,嘴唇全紫。這珍貴的入黨宣誓情景,至今仍曆曆在目。除了援藏三年,2020年夏季的抗洪救災也讓我終身難忘,特別是有人把我們出征和完成任務回來的照片做對比,說我們是從白衣天使變成了黑臉大叔。哈,現在這點苦累,又算什麽呢!下一次,當黨組織有號召、人民健康有需要時,我相信自己還是會克服困難挺身而出。因為,我是一名黨員!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安徽省立醫院)援滬醫療隊隊員 陳鴻武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全球財經交易行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