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裂現在家裏裝修一半

时间:2025-04-19 10:05:55来源:编辑:

原標題:業主交了近10萬元 裝修公司稱資金鏈斷裂中途突然停業

-涉事業主致電本報反映此事,业主稱已將“天蒂家豪裝工廠店”的交近金链情況反映給市場監管部門及公安部門

-裝修公司稱資金鏈斷裂,正在籌錢解決此事

海峽網訊(廈門日報記者 薛堯)自家房子裝修裝到一半工人拒絕繼續施工,装修中途找裝修公司理論卻發現公司大門緊鎖,公司這到底是称资怎麽了?近日,市民李女士撥打本報968820熱線稱,断裂現在家裏裝修一半,突然停业工人不來,业主公司卻在業主群裏發了一份“停業公告”。交近金链

2月25日,装修中途記者前往這家名為“天蒂家豪裝工廠店”(以下簡稱“天蒂家”)了解情況。公司

市民遭遇

交了錢等工人來裝修 卻等來公司停業通知

“2018年7月份,称资我在天蒂家交了2萬元裝修定金,断裂簽訂了裝修合同,突然停业8月5日開工,业主在開工後的2個月內,我又相繼給公司交了兩筆費用,連定金總計快10萬元。” 25日上午12點左右,記者在鬥西路158號祥和廣場一樓見到了李女士和其他幾位裝修業主。

李女士告訴記者,過完年她多次給天蒂家打電話,詢問何時派工人上門,但天蒂家均以工人還未回廈門、正在其他工地做事等理由搪塞過去,偶爾派一兩名工人前往工地,也都是象征性的做一點工就匆忙離開。

“我原本相信了,結果沒想到2月24日當天,天蒂家工作人員直接在微信群裏發出公司停業公告。”李女士告訴記者。

以為裝修公司“有實力” 被低價宣傳衝昏了頭

鬥西路158號祥和廣場1樓和3樓均是天蒂家的門店,可兩處大門均緊鎖,展廳內無一人辦公。“這個展廳有2000多平方米,裏麵有多個樣板間供客戶參觀,同時還擺滿了各種裝修建材,很多客人都是現場參觀完,覺得他們家實力雄厚,就簽約了。”業主黃先生告訴記者,天蒂家在電視上也投放了大量廣告。

“天蒂家也大打低價牌,宣傳‘買材料送裝修’‘小區首套5折裝’、送家具等內容,吸引消費者簽單,沒想到我們惦記著這點蠅頭小利,而商家惦記著是我們消費者的本金。”業主張女士說,當時她也是被這低價宣傳衝昏了頭腦。

記者調查

包工頭:公司讓我們墊付部分工程款,已欠了400多萬

據記者了解,目前天蒂家的客戶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隻交了定金還未開始施工,金額大約在2萬元至5萬元之間;另一類是已經交了部分工程款,工地施工到一半停工,這類客戶大多是交了10萬元以上,最高的甚至有交到60餘萬元。

“公司收了業主的錢,卻讓我們包工頭先墊錢做事,結果做完了錢也不結給我。”在現場,記者還遇到了前來討說法的多名包工頭,其中一位代表徐先生告訴記者,天蒂家與客戶簽訂的裝修大多是“全包”的合同,他們收錢後,將活以派單的形式,分別派給公司旗下的十多位包工頭,而天蒂家僅僅支付約50%的工程款給包工頭,剩下的錢需要包工頭自行墊付,等業主交房驗收後,公司才會予以結清。徐先生說:“天蒂家目前欠我們十幾個包工頭共計約400餘萬元工程款。”

公司:資金鏈斷裂,正在籌集資金

工地無人施工,門店大門緊鎖,發表聲明稱公司停業,天蒂家究竟怎麽了?

25日當天,記者按照停業聲明上的電話,聯係上了相關人員劉經理,她告訴記者,目前公司確實存在資金鏈斷裂這一問題,但天蒂家管理層並沒有逃避問題,正在積極協商,並籌集資金,希望能盡快解決此問題。

部門回複

先後接到52起消費者投訴

涉事的業主們已經將此情況反映給了市場監督部門及公安部門,也準備通過司法途徑索償。昨日,記者從思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2017年至2018年,先後接到52起消費者投訴,反映廈門天蒂家裝飾設計股份有限公司涉嫌發布虛假廣告。執法人員查實,當事人多次使用“不用多花一分錢即可拎包入住”“如發現有質量問題,立刻砸掉,馬上重裝”等後期無法完全兌現承諾的宣傳用語——該公司被罰款45萬元。

律師說法

要區別詐騙還是普通合同糾紛

不少業主認為,天蒂家在收取業主定金或裝修款項後,並未進場施工,甚至出現直接發公告停業,這一行為是否涉嫌欺詐?就此,記者向專業律師進行谘詢。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等法律法規,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詐騙是刑事犯罪,與合同糾紛的主要區別在於其收取款項時有無非法占有的故意。”北京盈科(廈門)律師事務所律師許東認為,如果這家裝修公司在與客戶簽訂合同之初便根本沒有履行裝修合同的意願、資質、能力,也根本沒有做相應的準備工作等,以各種名義收取款項後即卷款潛逃則涉嫌詐騙。“如果公司是其在簽訂合同後,無力履行或不想履行或僅部分履行,則是普通的合同糾紛。前者可向公安報案,後者可提起民事訴訟追責。”許東說。

這些裝修套路

千萬別信!

去年5月份,本報曾報道過“廈門喜糖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一夜間人去樓空的新聞,引起社會廣泛關注,而近年來,裝修公司出現資金鏈斷裂、公司停業、消費者維權難等情況。目前裝修市場,都存在哪些裝修套路?記者聯係上業內人士黃先生進行解析。

●廣告漫天

有些裝修公司會選擇大打廣告,尤其以公交車視頻、站台廣告等公共區域廣告為主,以此吸引顧客的注意,打造自身形象。

●低價引客

部分裝修公司會以低於市場行情價的報價“打動”消費者,讓其先行簽約,日後在裝修過程中,以各種名目讓消費者增補項目,賺取費用,這樣一套房子裝下來,可能比正常報價還要貴。

●奢華展廳

有些裝修公司會選擇在高檔寫字樓租下辦公室作為展廳,樣板間、材料間等等應有盡有,不少顧客來到這樣的裝修公司,一下被其表象所吸引,殊不知錢都被用在這些“表麵工程”上。

●變身“中介”

在通過一係列促銷、吸睛手段簽約客戶後,裝修公司“搖身一變”成為“中介公司”,將簽約訂單分包給其他裝修施工隊,但他們水平參差不齊,有些甚至隻是“遊擊隊”不具備裝修資質。

●金蟬脫殼

一邊要求客戶多交錢,一邊欠著施工隊工程款,當資金池金額足夠大或無法再“騙”到客人簽單時,這部分裝修公司常常一夜之間“關門大吉”,有的甚至為了規避法律處罰,象征性地與客戶簽訂所謂“還款計劃”,但往往難以兌現。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全球財經交易行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