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培率先於7月20日公布了2016年上半年的業績;緊接著是羅氏於7月22日公布;丹納赫則選擇了7月25日公布業績。
一. 三巨頭上半年業績大比拚
雅培的培罗數據裏還沒有整合美艾利爾,之前有傳言說雅培想反悔,氏和不要美艾利爾了。丹纳丹納赫的赫最數據比較混亂,因為整合了Pall的附数數據。Pall2015年的巨近业绩样据營收在28億美金左右,2016年半年差不多接近14億美金。头雅羅氏的培罗數據相對比較穩定。二. 雅培診斷表現到底如何?氏和
雅培診斷上半年的業務收入約為23.44億美金,同比增長6.4%,丹纳扣除匯率的影響,增長率在3.2%左右。赫最其中傳統診斷業務增長穩健,附数與整個診斷業務的巨近业绩样据平均數6.4%持平。POCT的業務增長喜人,達10.4%,主要原因是i-STAT這款儀器在美國和美國以外市場的裝機量快速增長。分子診斷業務在美國以外的增長為4.6%,還是不錯的,但在美國卻是負增長-0.5%。雅培的傳統優勢項目,傳染病係列增長不錯,而基因試劑按計劃減少。我們要注意的是,雅培血糖業務被劃分在雅培醫療器械板塊。血糖業務總收入為5.26億美金,其中美國為1.42億,美國以外為3.84億。血糖業務總體為負增長-1.1%,主要受美國業務影響很大,負增長達-26.8%!雖然美國以外的增長超過兩位數為13.2%,也無力阻止整體業績下滑的趨勢。
三. 羅氏診斷業績到底有多牛?
和羅氏製藥相比,診斷業務還是小塊頭,占比隻有22.2%。而且,製藥的營業利潤高達39.2%,秒殺診斷的區區11.9%。如果要說診斷業務的優勢,恐怕隻有增長率6%,比製藥的4%來得高一些了。值得注意的是,診斷業務收入增長率為6%,而利潤增長率隻有1%。主要是售後服務的費用增加及外部供應商的成本增加所致。研發費用增加,是因為花在測序和分子診斷業務的投入增加。和雅培分子診斷業務的不溫不火比,羅氏在這方麵的確投入要大得多。
讓人吃驚的是,在過去的半年裏,並購狂人羅氏竟然沒有做哪怕是一個並購的案子!這裏的黎明靜悄悄,預計下半年他的並購動作會來得很猛烈。
從區域市場的角度看,發達國家的增長很一般,基本可以忽略不計:歐洲1%,北美和日本2%。亞太地區和拉美地區是增長的火車頭,分別是17%和27%!拉美地區的增長可比性較差,主要受招投標和匯率變動的影響。亞太地區的增長主要來源於中國,今年上半年的銷售收入達7.33億,同比去年的6億,增長了24%!占其全球診斷業務銷售額的11%,這麽大的市場,這麽高的增長率,羅氏能不重視嗎?
和雅培血糖一樣,羅氏血糖的表現也不盡如人意,負增長-4%,問題也在於美國市場。
四. 丹納赫仍在並購和分拆的路上
丹納赫上半年實現了約110億美金的銷售額,數據包含了所收購的Pall公司的業務。2016年7月2日把除了生命科學和診斷業務及Pall業務以外的業務獨立成為Fortive公司並分拆上市成功,所以半年數據還包含Fortive業務。
生命科學和診斷業務板塊增長隻有約2%左右,收購業務帶來的增長超過40%。傳統診斷業務在微生物和免疫發光等子領域增長顯著,而其他的則表現平平。
結語:
雅培、羅氏和丹納赫新出爐的業績,堪稱IVD行業的風向標。數字背後,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將對行業產生巨大影響。因而這些數據對於IVD業內人士而言,是必須了解和掌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