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超長期”債券投資之前

时间:2025-04-19 10:17:01来源:编辑:

第二期超長期特別國債近日麵向個人發售,超长期投資者的又保熱情比上期更為高漲。

長期性、障l增额终身着买確定性投資已經成為人們規劃長壽人生的灵活重要工具。早在“超長期”債券投資之前,的对近年來增額終身壽險、寿跟年金保險已經被消費者廣泛應用,超长期作為實現10年以上財富管理,又保甚至覆蓋長達三五十年家庭、障l增额终身着买養老支出的灵活“實用型”解決方案。

更值得一提的的对是,以泰康人壽為代表的寿跟保險公司,在壽險產業鏈上深耕多年,超长期已培育出醫養康寧的又保大健康生態資源,客戶可以通過配置“尊享世家”、障l增额终身着买“惠贏人生”等人壽保險,在定製保險計劃時有選擇地搭配醫療、養老服務和權益,以金融保險產品規劃未來更具確定性的多彩人生。

“超長期”規劃時代來臨:風物長宜放眼量 ,為了明天去投資

超長期特別國債受到投資者青睞。有業內人士分析主因仍是“資產荒”邏輯下資金尋找優質投資標的的需求推動。

拋開銀行、保險還是個人的配置差異不談,可以確定的是:一方麵“資產荒”從機構投資者蔓延到個人和家庭,個人投資者手持可投資金尋找出口;另一方麵,個人投資者從以“月”為單位配置的銀行理財產品關注到投資30年期、50年期的特別國債,“超長期”規劃時代已經來臨。

其實近年來,伴隨個人和家庭資產配置從實物資產向金融資產轉變,在長周期內用保險產品實現穩健的財富管理已蔚然成風。

立足長期甚至超長期儲蓄,聰明的投資者早已提前布局。增額終身壽險長期以固定定價利率鎖定保額增值,榮膺炙手可熱的明星產品。尤其是可與萬能保險賬戶組成保險產品計劃,兼顧穩定性和收益性的“大廠”名品備受青睞。泰康人壽尊享世家增額終身壽險係列產品以不斷迭代的產品創新,通過“雙被保險人”將保單利益延長至“超長”周期,並且自主選擇是否與萬能險賬戶組成產品計劃等突出優勢,一經推出就獲得市場認可。

低利率下保險產品安全性、穩定性和長期性優勢凸顯

近兩年,對市場環境不敏感的人也感受到了利率快速下行的趨勢。

2023年,商業銀行掀起三輪存款利率下調潮。緊隨國有銀行和大型股份製商業銀行下調存款利率的步伐,2024年以來,下調存款利率的銀行隊伍再度擴容,各地農商銀行、村鎮銀行以及其他中小城市商業銀行紛紛跟進,存款利率大幅度下降。

長期來看,人口是影響經濟潛在增速的重要因素之一,更是影響利率走勢重要的中長期因素。此前全球負利率最嚴重的區域,如日本和歐洲諸多國家,人口結構的變化與長期利率的走勢較為一致,也即隨著總人口下降,勞動人口下降可能提速,為了更好地促進經濟增長,可能需要通過利率下行來提振總需求。  

在此宏觀背景下,基於長期性、資金安全性和收益穩定性三重維度的考量,保險產品在個人和家庭金融資產配置中的重要性凸顯。分析其原因:一是保險仍采用資金池模式,意味著保險資金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實現跨品類的資產配置;二是保險具有較長的久期,意味著可以利用長期資金優勢跨期獲取保單利益;三是在目前的《保險法》範疇內,保險公司會在一定程度上承擔客戶的投資風險。

增額終身壽何以受市場熱捧?泰康尊享世家為優而選

近兩年,增額版終身壽險持續熱銷,“儲蓄型”保險產品已成為深受歡迎的財富管理方式。

以泰康人壽尊享世家(旗艦版)為例,產品兼具保障、增值功能,有效保額、現金價值逐年遞增,同時支持“雙被保險人”投保,有效延長保障增值期限。產品保障“終身”,交費方式靈活,有躉交及3、6、10、15、20年交多種交費期限可供選擇。尊享世家(旗艦版)五大特點突出:

一是有效保額遞增。從第二個保險年度起,產品有效保險金額以年3%逐年遞增,相關信息寫入保險合同。持有時間越長,對應的有效保額就越高。

二是保障長久。“雙被保險人”設置可延長保單利益周期,可實現夫妻、父母和子女共投保,也可達成祖孫共同投保同一保單,實現與家庭生命周期等長的有力保障。

三是鎖定長期。投保後,保單每年的現金價值明確寫進合同,有效抵禦市場波動,確保財富安全。現金價值超過累計已交總保費後,將以接近3%逐年遞增,鎖定長期利益。

四是保費豁免。投保“雙被保險人”模式,如第一個被保險人年滿18歲後身故或全殘,可豁免保單合同剩餘未交保費,保單合同繼續有效。身故保險金可以直接傳承給指定受益人,實現財富傳承。

五是支取靈活。通過產品的保單貸款及減保領取功能,可根據需求以自主安排減保或退保的方式支取現金價值,靈活規劃資金。客戶還可通過保全服務申請減保,依約領取對應的現金價值,滿足人生各階段的財富規劃需求。還可申請保單貸款,最高可貸現金價值的80%,隨心規劃生活。

此外,為滿足客戶日益增長的多元化健康服務需求,尊享世家圍繞著客戶及家庭需要,還可對接泰康綠通服務,為個人和家庭鏈接高效高品質的醫療健康服務。

上車增額終身壽窗口期:把握當下,抓住投保時機

什麽時候買保險最合適?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也有一個全行業通用的回答:昨天或者現在。仔細品味,這一解答在各個時期都有著科學性和適用性。

以我國保險產品定價為例,2013年—2019年,伴隨保險費率的市場化改革,保險產品預定利率上調到3.5%,年金險在新定價利率基礎上增長1.15倍,就此開啟了儲蓄型保險預定利率4.025%的時代。2019年,預定利率4.025%的產品被叫停,而後在2023年7月後,按照監管部門的指導,預定利率3.5%的產品也退出市場,以預定利率3.0%的新產品更替迭代。

在經濟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增長,順風車正在放慢速度,保險公司寫入合同的近3%無風險利率值得好好珍惜。

風險提示:

1、3%指有效保險金額遞增比例,不代表客戶實際收益;合同第1個保單年度的有效保險金額等於本合同的基本保險金額,第2個及以後各保單年度的有效保險金額為上一保單年度有效保險金額的1.03倍。

2、“雙被保險人”如針對未成年人的隔代投保,需要滿足法律和相關監管規定。

3、可減保指在本合同有效期內,猶豫期後可以申請減保,將基本保險金額、有效保險金額和保險費按比例減少,並領取與基本保險金額減少部分相對應的現金價值。同一保單年度內累計申請減少的基本保險金額之和不得超過本合同生效時基本保險金額的20%。保險產品側重於對客戶的長期利益進行保障,因此前期減保可能會帶來一定的損失,且減保後基本保額與有效保額均會降低,產品本質上為具有身故保障功能的終身壽險,提供終身的保障,減保作為產品的附加功能,請合理規劃使用,此外減保需要按照條款限定的條件進行,具體以條款為準。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全球財經交易行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