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山西拿出有力政策舉措

时间:2025-04-17 00:57:14来源:编辑:

今年10月,山西山西遭遇有記錄以來最強秋汛,有力因灾46個脫貧縣、举措2769個脫貧村、防止返贫44.5萬脫貧人口不同程度受災。致贫麵對災情,山西山西拿出有力政策舉措,有力因灾切實防止因災返貧致貧。举措山西還通過係統梳理返貧風險點、防止返贫完善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製、致贫發展產業帶動就業等方式,山西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各項工作,有力因灾推動脫貧基礎更穩固、举措群眾生活更美好。防止返贫

及時救助,致贫重建有信心

大雨嘩嘩地下,臨汾市蒲縣曹家莊村的曹蒲星老兩口急得團團轉。

因為持續降雨,成熟的玉米在地裏收不回來。村兩委和幫扶單位了解情況後,發現存在這種情況的不止曹蒲星一家,立即組織黨員幹部等30餘人組成搶收誌願服務工作隊,深入田間開展農作物搶收工作。

掰玉米棒子、割秸稈、運輸……工作隊分工明確、井然有序,經過兩天努力,共搶收玉米約30畝,解了村民的燃眉之急。

“感謝誌願服務隊幫助我家搶收玉米!”曹蒲星激動地說。作為2014年識別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夫妻二人均患有重病。這幾年在各方共同幫扶之下,一家人脫了貧,生活越來越好,即使遭遇突如其來的洪澇災害,也在基層幹部的幫助下安然度過。

“要不是黨和政府幫我們重建房子,以後的日子我連想都不敢想!”11月18日中午,看著自己的新房封頂,臨汾市吉縣吉昌鎮謝悉村70歲的劉文宗老人高興得合不攏嘴。他和老伴特意做了飯菜,感謝前來幫忙封頂的施工人員。

10月以來,吉縣遭遇多次連續強降雨天氣,劉文宗的3孔磚窯洞也在這場雨中損毀嚴重,無法居住,需要重建。經過研究,劉文宗的新家就在原址上重建。施工隊伍迅速入駐,緊鑼密鼓實施建設。“我和老伴很快可以住進新房子了。”劉文宗欣喜地說。

據介紹,吉昌鎮共新建農房23戶,其中謝悉村共新建9戶,已竣工4戶。據了解,山西全省因災受損農房17.82萬戶,其中無安全住房、符合保障政策的8萬多戶全部納入改造範圍,將在春節前完成重建修繕任務。災後,山西積極開展搶收搶種與保險賠付工作,共排除農田積水麵積173.57萬畝,修複損毀農田38.6萬畝。

重點監測,幫扶更有力

“政策這麽好,生活更有盼頭了!”大同市渾源縣東坊城鄉荊莊村村民張月連說。

2018年,張月連被診斷出重病,需要進行手術,這讓本就貧窮的家庭雪上加霜。“脫貧攻堅時期,‘136’政策對張月連這樣的家庭幫助很大。”村黨支部書記高建軍介紹,“136”政策是針對貧困患者的一項惠民政策,患者在縣域、市級、省級定點醫療機構住院,目錄內費用個人年度自付封頂額分別為1000、3000、6000元,封頂額之上的費用由醫保基金報銷。每年最多隻需花1000元,張月連其餘的醫療費用均可報銷。

據了解,2022年,山西將對低保對象和認定的返貧致貧人口執行參保分類資助、基本醫保普惠、大病保險傾斜、醫療救助托底保障等多重兜底政策。張月連也將通過提高報銷比例和大病傾斜等方式繼續得到救助。

為更好鞏固脫貧成果,山西聚焦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和突發嚴重困難戶“三類對象”,通過農戶自主申報、幹部走訪排查、部門篩查預警等方式,完善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製,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全省今年新識別監測對象0.61萬戶1.56萬人。

發展產業,增收有保障

大同市陽高縣大白登鎮陳官屯村,125座整齊劃一的大棚,見證著125戶村民脫貧致富。

“這真是一個好項目。”村民陳信說,他們老兩口今年已經65歲了,種大棚每年淨收入有四五萬元。

幾年前,縣裏幫助村民建起了蔬菜大棚。為每戶劃轉了土地,再用補貼款在大棚旁邊給每戶蓋起一個看護房。陳信指著剛澆了水的幼苗說,“在大棚裏種黃瓜,最多40天就能上市,一直能賣到明年5月份。緊接著再種上西紅柿,又是一筆收入。”

還有一部分人通過“走出去”穩住了好日子。家住大同市天鎮縣萬家樂移民搬遷新區的曹果花,2019年10月從窯洞搬進了樓房。經過天鎮保姆培訓基地培訓,曹果花成了一名保姆,每年收入能達到四五萬元,“住進樓房,收入也提高了,現在的生活太幸福了。”截至目前,天鎮保姆培訓基地累計培訓人數3.68萬人,2.7萬人從事家政服務業,人均年收入4萬元以上,帶動1萬多戶脫貧增收。

近年來,山西通過外出務工輸送、就地就近就業、公益崗位吸納、技能培訓提升、扶持創業帶動等方式優先保障脫貧勞動力穩崗就業,截至10月底達94.88萬人,比去年增加3.06萬人。一批特色勞務品牌成為鞏固脫貧成果、推進鄉村振興的有力推動力量。

“山西將繼續梳理可能導致返貧的主要風險點,持續做好常態化動態監測,建立健全長效排查和限時解決機製,做到早發現、早幹預、早幫扶,切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山西省鄉村振興局局長張玉宏說。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全球財經交易行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