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廈門昨日公布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 多項指標居全省前列
黃勁超 圖
廈門網訊 (海西晨報記者 郭欽轉 見習記者 張鑫惠) 昨日下午,厦门行情项廈門市召開新聞發布會,昨日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張誌紅公布了2019年廈門市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公布
今年以來,上半廈門市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年经著力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济运凝心聚力抓招商促發展,况多統籌做好穩增長、标居促改革、全省前列調結構、厦门行情项惠民生、昨日防風險、公布保穩定工作。上半上半年,年经廈門全市GDP增長8%,济运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各項主要指標平穩向好。
根據介紹,廈門上半年經濟發展的主要指標中,9項達到年度預期。此外,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外貿出口總額、實際使用外資、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鎮登記失業率等8項指標好於一季度。
GDP、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外貿出口總額、財政總收入、地方級財政收入、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7項指標的全省排名位次相比一季度有較大幅度躍升。其中,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第二)、財政總收入(第三)、地方級財政收入(第三)、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三)等4項指標居全省前三。
全市形成招商項目517個
上半年,廈門成功召開了全市招商引資大會,掀起全市上下狠抓招商的熱潮,取得了顯著的招商成效。
市主要領導親自掛帥開展招商推介活動,推動總投資100億元的中航鋰電項目正式簽約,拉卡拉、華雲集團、藍色光標等總部企業落地。
截至目前,全市共形成招商項目517個,總投資4666億元,其中,世界500強、央企項目90個,總投資近600億元;行業龍頭及新銳企業項目32個,總投資128億元;投資10億元以上項目82個。外貿進出口總額、實際使用外資占全省比重分別達46.5%、41.9%。
四產業呈兩位數以上增長
平板顯示、軟件信息、旅遊會展、現代物流等產業鏈群均保持兩位數以上快速增長。“四新經濟”新動能蓬勃發展,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比重超過三分之二,營利性服務業增加值增速高於服務業5.9個百分點,成為服務業增長引擎。
在近年引進的今日頭條、趣店科技、橙聯等項目帶動下,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營業收入大幅增長45.3%,同比提高22.4個百分點。瑞幸咖啡等4家企業在境內外成功上市,信息集團、吉比特、美亞柏科入選“2019年中國軟件百強企業”。消費升級趨勢明顯,新能源汽車、智能手機零售額分別增長3.6倍、1.6倍。
島外經濟比重得到提升
廈門發展後勁不斷增強。廈門在建省重大重點、市重點項目均超額完成半年計劃,軌道交通2號線開啟試運行,第二西通道、第二東通道、保障性住房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加快推進。
跨島發展得到深入實施。“島內大提升”全麵鋪開,思明區何厝、嶺兜舊村改造全麵啟動,湖裏區西部舊村更新提升加快實施;“島外大發展”紮實推進,成立重大片區開發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製定重大片區三年行動規劃及2019年工作重點,上半年島外GDP、規上工業增加值占全市比重48%、73.9%,同比分別提高0.2、2.7個百分點。
經濟發展具有高含金量
廈門上半年經濟的質量效益穩步提升,體現了發展的高含金量。
財政金融運行穩健,財政總收入、地方級財政收入總量繼續保持全省前列;6月末不良貸款率1.48%,低於全國平均水平。企業效益得到改善,1190家規上工業企業增產,同比多53家;10個規模以上重點服務業行業中有9個營收保持增長。
廈門的減稅降費政策得到深入實施,上半年為企業減負超250億元;兩次下調工商企業電價,下調管道天然氣非居民用氣最高銷售價格,取消四橋一隧通行費。
此外,廈門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持續推動,垃圾分類、生態係統價值核算等生態文明體製改革工作經驗在全國、全省推廣,上半年空氣質量優良率在168個重點城市中排名第五。
綜合信用指數穩居前列
廈門經濟發展的動力活力顯著增強。主要表現為,自貿試驗區體製機製創新成效顯著,上半年廈門片區5項“廈門經驗”獲國務院向全國推廣。
信用城市建設進一步加快,綜合信用指數在36個省會及副省級以上城市中穩居前列。“一帶一路”建設縱深推進,對“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出口額增長14.8%,34條“絲路海運”航線共完成航次641個,集裝箱吞吐量50.1萬標箱。
對台融合持續深化,成功舉辦海峽論壇、工博會等重要對台交流活動,兩岸股權交易中心“台資企業板”累計掛牌台企251家,廈金航線出入境旅客98.2萬人次,增長22.4%。
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10.1%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衡量經濟發展民生方麵的重要指標。據介紹,廈門上半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達到了10.1%,居全省第一。其中,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均高於GDP增速。
此外,民生補短板項目加快建設,新開工保障性住房4288套,累計在建64571套;新增中小學幼兒園學位數8300個;廈門大學附屬心血管病醫院建成投用。
優質公共資源進一步向島外傾斜,雙十中學翔安校區、外國語中學集美校區、馬鑾灣醫院、環東海域醫院建設加快推進。
市統計局局長郭華生對下半年廈門經濟發展做出分析預測:
穩中求進 穩中向好
新聞發布會上,廈門市統計局局長郭華生對上半年廈門經濟運行情況進行了總結,並對廈門下半年的經濟發展做了分析預測。
上半年“穩、進、新”
郭華生將上半年廈門經濟運行情況總結為“穩、進、新”三個字。
穩,主要體現在經濟基礎得到了加強,指標得到了穩步增長。
一是生產領域,工業質量有所提升,所有規模工業企業當中七成增加值保持增長,六成的企業增產,86家企業產值超過億元。二是服務業支撐作用在擴大,GDP 8%的增長中有4.1個百分點來自服務業。需求刺激下,投資、消費、出口也都在增長,廈門的出口並未隨外部環境出現大幅減少,跟全省的差距反而有所縮小。
進,廈門爭先進的步伐在加快,多項指標在全省領跑。比如,建築業總產值、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標都排在全省第一位,銷售營收總額、地方財政收入、水運周轉量居全省第二位。還有一些指標提升了很多。
新,體現在新動能加快發展,包括高技術產業、新興服務業、電子商務等,這些領域都有大幅度的增長。
下半年“穩中向好”
“下半年,廈門的經濟應該體現為8個字:穩中求進、穩中向好。”郭華生表示,上半年廈門GDP增長8%,和一季度持平,含金量高,相比全國、全省,這樣的成績來之不易。
他表示,對下半年發展趨勢的判斷主要來自兩個方麵:
一是廈門經濟發展環境向好,特別是減稅降費方麵的力度非常大。根據廈門此前對企業的季度問卷調查情況,多數企業都表示,在本季度的減稅降費政策中得到了益處,企業的政策環境變得更為寬鬆。
二是從發展後勁來說,上半年招商引資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利用外資、實際利用外資都有增長。廈門還出台了一係列穩定工業增長、促進消費出口的政策措施,做出了一係列促進經濟增長的努力。
郭華生相信,這些積極因素匯集起來,下半年廈門經濟發展將保持平穩、增長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