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讓他深深眷戀和紮根於此

时间:2025-04-16 23:56:37来源:编辑:

原標題:兩地人情早已水乳交融 高雄企業家與高雄媳婦談廈門

高雄企業家謝蒼發:

我參與了廈門很多建設項目

謝蒼發(廈門日報記者林銘鴻攝)

海峽網訊(廈門日報記者趙張昀)從33歲到60歲,两地來自高雄的人情謝蒼發見證了廈門的巨變。近日接受采訪時,早已他很自豪地說,水乳廈門會展中心、交融家高廈門北站、高雄BRT這些工程他都參與了——話語中是企业一種對家的眷戀與自豪。

身為廈門華信混凝土工程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雄媳厦门謝蒼發說,妇谈1992年跟隨父親來到廈門時,两地當時城市的人情基礎建設還較為薄弱,他敏銳地嗅到混凝土行業的早已商機,也讓他深深眷戀和紮根於此。水乳

謝蒼發說,交融家高他一開始落腳檳榔路一帶。高雄2003年,附近的湖濱東路橋因海水侵蝕問題需要改建,用的正是華信的混凝土。施工進程中,謝蒼發堅持用品質最好的反擊破碎石來供應5000多方混凝土,甚至不惜冒著20多萬元虧損的風險。“這裏是我的家,我要讓家人的每一步都走得踏實。”於是,自家公司的混凝土澆灌了家門前的路,也造福了路上車水馬龍的千千萬萬“家人”。

如今他定居海滄,窗邊靚麗的海滄大橋,既是風景,也讓他頻頻回憶起在混凝土攪拌站為這座大橋操勞的那些日日夜夜。

而今,謝蒼發的兩個兒子也在廈門經營著各自的公司,他還有三個可愛的孫輩。“如今廈門的城建比起台灣大多城市都不遑多讓,但更重要的是,這裏是我的第二故鄉,有著我們家四代人的身影。”他說。

高雄媳婦蔣依珊:

我現在更習慣廈門生活方式

蔣依珊(廈門日報記者林銘鴻攝)

海峽網訊(廈門日報記者趙張昀)2013年以前,祖籍高雄的蔣依珊生活在台灣,奔波在世界各地,並未預料到自己將與廈門產生如此深厚的聯結。而在一次旅途中,她認識了在廈台商紀先生,便“嫁”來了廈門,至今已近6年。“生活在廈門,我覺得,更習慣這裏的生活。”

初來安頓之後,她結識了一群廈門的年輕人,自然而親切的閩南話對話,讓蔣依珊感到內心強烈的聯結,就好像和家人在一起一樣。也是這些廈門朋友帶著她接觸博餅,“我第一次知道還有這麽有趣的民俗活動。”這些好朋友手把手教會她參與進這項獨特的本地活動,並帶給她與日俱增的歸屬感。

6年過去,她已經完全融入於廈門的生活。“現在,我更習慣這裏的生活方式,尤其是便捷的網上購物和移動支付。”蔣依珊告訴記者,在台北、高雄等城市,線下購買、現金支付的比重還比較大,反而讓她有些措手不及。一次回高雄購物,她不小心忘帶錢包,打開手機APP一看,綁定的廈門銀行卡無法支付,隻好狼狽地打電話喊家人來“救場”。

“每一天,廈門都在變得更好看。”她感慨,好看的不僅是更美麗的市容,身邊人們日益提升的文明程度讓她更有感觸——從斑馬線前讓行的車輛、公共場合禮貌的對談等生活細節,“好像能看到一條正在快而穩步爬升的曲線”,心裏逐漸升溫。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全球財經交易行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