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圖蟲
作者/賀泓源
編輯/張偉賢
愛奇藝還是爱奇走出了這一步。
12月1日,爱奇據新浪科技消息稱,爱奇當天,爱奇愛奇藝開始進行一輪大規模裁員。爱奇多位被裁員工稱,爱奇此次裁員是爱奇愛奇藝曆史上規模最大的一輪裁員,部分部門幾乎全員被裁,爱奇即使是爱奇諸如內容、智能硬件等盈利部門也有指標。爱奇
據透露,爱奇愛奇藝此次裁員是爱奇為了加快盈利步伐,聚焦內容,爱奇技術,爱奇精細化成本管理,爱奇結構扁平化。所以,中層(總監級別)被裁的比較多,另外還有司齡比較長、年齡比較大、薪水比較高的員工,多在被裁之列。
同時,愛奇藝預算收縮,花錢為主的部門比如市場、投放、渠道合作等,裁員比例都在30%以上,最多的能到50%。沒有過試用期的員工,幾乎都在裁員之列。
愛奇藝研究院、愛奇藝遊戲中心等部門幾乎全員被裁,短視頻產品隨刻會和其他產品合並,隻有40%的人可以留下。被裁員的員工會獲得N+1的賠償,交接完工作就可以離開,不過,司齡長的員工及中層員工,可以待到月底。
獨立的愛奇藝智能(有VR等產品)也有裁員比例,隻是相對於花錢部門來說比較低。內容部門的裁員比例在30%左右,很多工作室都沒了。原則是同等職責崗位隻保留成本低的員工。
當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向愛奇藝方麵求證上述消息真偽時,其相關負責人稱對外暫無回應。
另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包括愛奇藝、騰訊視頻、阿裏大文娛等多家互聯網平台人士處了解,愛奇藝總體薪酬並不占優勢。且由於長視頻暫未找到盈利模式,整個行業收入在互聯網生態內偏低。
止不住的虧損
裁員背後是,愛奇藝淨虧損擴大。
三季報顯示,當期,愛奇藝營收為人民幣76億元(約合12億美元),同比增長6%;淨虧損17億元(約合2.684億美元),而去年同期淨虧損為12億元。
原因來自增長乏力。
當期,愛奇藝會員服務營收為43億元,同比增長8%;在線廣告服務收入為17億元,同比下降10%;內容分發收入6.271億元 ,同比增長60%;其他收入為10億元,同比增長3%。
作為最大營收來源的會員業務,增長背麵是,用戶數下滑,靠漲價贏得8%增速。截至三季度末,愛奇藝的訂閱會員規模達到1.036億。而去年同期,這一數據為1.048億。
去年末,愛奇藝推出新的會員定價方案。調價後多端價格統一,共分六檔,連續包月、月卡、連續包季、季卡、連續包年、年卡定價分別為19元、25元、58元、68元、218元和248元。
客觀上,這一價格實際漲幅有限。以往視頻會員通過iOS端付費的價格一般會高於通過安卓端/PC端付費的價格,本次愛奇藝價格調整為多端統一定價。對比提價前後的價格,iOS端基本持平,安卓端/PC端各檔會員費用漲價約25%。
但示弱的會員數,很難撐得起長期增長。
愛奇藝廣告業務,收入仍在下滑。
這有著大環境因素。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8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2.5%,前值為8.5%,增速出現了較大幅度放緩。8月份消費數據明顯低於預期。
同時,重要廣告主所在行業持續震蕩。以騰訊為例,廣告增速放緩主要由於教育、保險與遊戲行業的廣告需求疲弱,以及互聯網廣告整治所致。
百度也表示,廣告業務中,地產、裝飾、教育、旅遊等板塊均受到負麵影響。當前,教育、地產等行業,均為重點調控對象,旅遊則深受疫情影響。
“投放越發謹慎,且必須看回報率,壓力很大。”有世界500強飲品企業高管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
愛奇藝還麵臨著特殊的行業背景。
“會員數量下降,有內容缺失原因。因為疫情關係,院線電影不上院線,所以也拿不到院線電影。第二是電視劇受疫情影響,受審核影響,延期播出。第三是綜藝節目受廣告主停止投放廣告、停止讚助的影響,也導致延期。還有一些其他的影響,比如說動畫的製作等等。這些都是導致用戶,就是會員數量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愛奇藝創始人、CEO龔宇在年初稱。
此外,愛奇藝成本控製有限。三季度,收入成本70億元,同比增長10%。其中,內容成本53億元,同比增長13%。
由此,愛奇藝處在盈利模式未打通且成本上升的逆循環,裁員成了一種必選題。
裁員效力有限重在整肅風紀?
根本問題未解決,裁員能有效降低成本嗎?
目前來看,隻能局部緩解。三季報顯示,愛奇藝研發費用為6.83億元 ,同比增長2%,員工收入主要體現在這一門類。
這與愛奇藝17億元虧損額相比,不到一半,且裁員空間畢竟也有限。
另據媒體報道,愛奇藝將縮減市場投放預算,這個實際作用或相對大些。三季度,愛奇藝銷售、一般和管理費用為12億元,同比增長9%。
對愛奇藝來說,裁員的實際意義,或在於整肅風紀,從而結構性省下成本。對視頻平台來說,部分員工收入大頭來自灰色收入。
包括愛奇藝、騰訊、阿裏在內人士均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坦承,公司項目存在回扣空間,這在非標的影視業更加明顯。
近期,騰訊在反舞弊調查中發現,騰訊視頻影視項目製片人張萌存在違反公司“高壓線”行為,並涉嫌違法,現已移交司法機關處理。張萌任職於騰訊視頻旗下天蓬工作室。
去年,裁判文書網公布了《陶燕受賄罪一審刑事判決書》,因在電視劇投資方麵違法收受488萬元,浙江衛視總編室原主任陶燕已於6月24日被一審判處有期徒刑5年。
2018年12月,原阿裏文娛大優酷總裁、阿裏音樂CEO楊偉東因經濟問題被警方調查。判決書顯示,在擔任優酷總裁期間,楊偉東利用職務便利,非法收受賄賂款共計人民幣855萬餘元,並為他人謀取利益,其行為已構成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
2013年8月,原騰訊在線視頻部總經理劉春寧離職後,入職阿裏。2014年,騰訊內部審計時發現當初劉春寧主管的視頻團隊存在貪腐疑點,於是,重拳出擊。
2016年4月,劉春寧被控受賄一案,在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據財新當時報道,劉春寧被控涉嫌兩宗犯罪事實,均是發生在其擔任騰訊在線視頻部總經理期間。第一宗指控,是涉嫌幹涉電視劇《自古英雄出少年》的評級,從中受賄143萬元。
檢方指控的第二宗涉嫌犯罪事實,是劉春寧在采購《寶貝》《蘭陵王》兩部劇時,受賄70萬元。
“這個行業太市場化了,從搶IP、明星等項目前期起,充滿了變數與水分,拍攝階段成本亦不透明,後期價格更是一團迷霧。根本說不清楚是市場價格還是有操作,本來就是一體兩麵,水分有時候是必要生存條件。”有上市影視公司高管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坦承。
經營壓力下,裁掉中層、老員工,對愛奇藝整肅體係,或也有幫助。
“我們經常說一魚多吃:在內容上的投資產生了與內容相關的IP,然後將IP開發成不同作品形式,比如原來是小說,現在變成了電影、劇、動畫、遊戲,之後把IP做商品化的授權,變成了文具、道具等等這些綜合性的收入,包括廣告收入以及向用戶直接收取的會員費或是單片點播費等等,隻有這些綜合起來的收入超過了對內容的投資,這種商業模式才會成為一個穩定的、健康的商業模式。這需要時間,愛奇藝離這天不遠了,因為我們積累的IP越來越多了。”11月,龔宇在財報電話會上表態。
這是他少見的直接喊話。(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