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全麵風險管理監管持續加碼。券商全面
界麵新聞記者從券商處獲悉,风险為督促行業落實全麵風險管理有關要求,管理進一步提升證券公司風險管理水平,监管加码家券近日,持续场检查證監會對16家券商全麵風險管理落實情況開展了現場檢查。证监
被檢查公司在落實全麵風險管理要求上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問題。商实施现為達到“以查促改”的问题目的,證監會依法對違規的券商全面證券公司采取了行政監管措施。
此次現場檢查重點關注券商落實全麵風險管理的风险有效性,包括風險管理水平與業務的管理適配度,風險計量模型和監測分析的监管加码家券可靠性,風險限額和管控機製的持续场检查執行力,風險預警、证监報告、商实施现反饋、應對、處置鏈條的完備性等,並對風險個案頻發的證券公司信用類業務、自營債券交易、境外子公司管控情況等領域給予了特別關注。
檢查結果顯示,絕大部分被檢查公司都積極落實《證券公司風險控製指標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證券公司全麵風險管理規範》(以下簡稱《規範》)相關要求,持續完善風險管理組織架構,初步建立了與公司業務發展情況相適應的全麵風險管理體係。
但在檢查中也發現,部分券商雖然在主觀上已經逐步形成了全麵風險管理意識,但客觀上的全麵風險管理能力卻還有所欠缺,尤其是對部分高風險業務、子孫公司的風險管控思路還停留在“定製度”的初級階段;部分公司風險管理能力與其業務發展規模呈現出一定程度的不匹配,導致風險事件易發頻發。
本次對16家券商檢查中發現的問題主要為以下五方麵:
第一,風險管理信息係統全覆蓋尚存“盲點”。主要包括機構覆蓋不完全,部分公司的風險管理係統尚未覆蓋全部子公司,或僅實現匯總數據展示、尚未支持明細數據的穿透分析等。
第二,對業務風險的識別和管控能力有待提升。包括融資類業務信用風險管控不足、債券交易風險監測有效性不足、資產管理業務關聯交易管控不到位等情況。
第三,風險監測、計量機製不健全。部分公司在風險計量模型的設計、應用、參數設定、定期回溯等方麵存在瑕疵,個別公司存在模型先應用後驗證等情況。此外,還有部分公司存在風險報告漏記風險事件、報送流程不規範(通過個人微信報送)、整改落實情況、風險處置留痕不到位等問題。
第四,境外子公司風險管控不到位。其中,部分公司風控係統未實現對香港子公司全部業務的覆蓋,自營投資、孖展、衍生品等交易性業務的風險監測頻率、數據顆粒度存在不足。
第五,支持保障各項措施未有效執行。包括製度更新落實不到位、風控人才儲備不足、薪酬考核機製未達標等情形。
有知情人士告訴界麵新聞記者,本次被現場檢查的16家券商包括財通證券、光大證券和東方證券等,其中財通證券和光大證券已於近日領罰單。
證監會網站顯示,財通證券因存在四方麵問題,被監管被責令改正。其中包括財通證券對全資子公司的係統對接未有效覆蓋財通證券(香港)有限公司業務,風險數據集市未實現對該公司自營、投行及資管業務的對接;財通證券(香港)有限公司自2019年以來,多次出現為客戶下單時錯誤使用另外一位客戶賬戶的情形等。
此外,光大證券也一同領罰,主要原因為融資融券業務授信管理不審慎、風控措施執行不到位;風險全覆蓋存在不足;風險數據不準確等。
證監會表示,下一階段,將對尚未開展全麵風險管理檢查的券商實施“全覆蓋”現場檢查,並適時對已檢查公司的整改情況開展“回頭看”專項檢查,對發現的問題,將依法嚴肅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