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首家醫療機器人企業、财说上市不滿2年的定增天智航(688277.SH)黯然下調定增融資目標金額。
這家公司最新宣布調降定增募資金額至不超過9.64億元,募资較此前方案減少3.76億元。缩水從募投項目看,背后原計劃6.62億元投資於新一代骨科手術機器人研發及產業化項目金額降至4.36億元;1.5億投資額的骨科科技儲備資金項目改為通過自籌資金方式解決。在此前的机器绩存問詢中,上交所曾要求公司解釋該儲備資金的人龙具體用途,必要性、头天合理性。智航
天智航募投金額縮水折射出市場對其業績前景和戰略的未业疑慮。
天智航所處骨科手術機器人產業,财说是定增僅次於腔鏡機器人的第二大市場。骨科機器人主要分脊柱外科機器人和關節置換機器人,募资天智航是缩水國內脊柱外科機器人領域龍頭企業。天智航上市之初正值業績巔峰,但至今仍未回歸2019年水平。
天智航主要收入來自骨科手術導航定位機器人,目前主打“天璣”係列產品,適應證範圍為創傷和脊柱手術,可在術中按照固定步驟、幫助醫生進行螺釘置入導航與手術工具引導。2021年2月,“天璣”第二代產品——“天璣2.0”骨科手術機器人獲批上市
不過,“天璣2.0”係列產品上市並未顯著抬升天智航業績。最新財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天智航收入規模1.05億元,較2019年同期增加36.36%,兩年平均增速16.77%。不過天智航2019年第四季度收入占比較高,因此全年業績增長仍有一定不確定性。
骨科機器人領域其中一項政策退出的影響仍在延續。2017年5月,國家工信部、國家衛健委發布《關於組織創建骨科手術機器人應用中心的通知》,文件支持骨科手術機器人在醫療機構開展創新應用示範,探索建立骨科手術機器人使用技術標準和臨床應用規範。
根據招股書披露,在應用中心的實際推廣過程中,天智航是唯一入選企業,對其銷售起了較大助力。2017年、2018年、2019年,天智航得到政策支持的銷售數量分別為2台、16台、31台,占總銷售數量比分別為2.5%、80%和75.6%。
2019年11月,該政策正式退出。巧合的是,天智航2019年第四季度收入高達1.53億元,占2019年總收入66.52%。顯然天智航趕在政策退出前,加大了產品推廣力度。2019年,天智航骨科手術導航定位機器人銷售量為41台,2018年同期為20台。
另一方麵,隨著更多產品入局,即使未來繼續出台類似支持政策,天智航產品很難再度成為唯一供應商。目前MazorRobotics公司(美敦力)的Renaissance、MEDTECH公司(捷邁邦美)的ROSAONE和MAKOSurgical公司(史賽克旗下)的RIO已取得國家藥監局核發的醫療器械注冊證。
盡管競爭開始加劇,天智航仍享受一定先發優勢,在產品銷售以後公司還可以通過銷售耗材獲得持續現金流。不過耗材收入比重不高,2020年天智航來自配套設備及耗材收入僅929.21萬元,不足產品銷售收入1/10。同時設備及耗材業務毛利率較低,2020僅為54.78%,而產品銷售毛利率達83.43%。
天智航需要麵對政策退坡的後續影響。但要破解收入增長瓶頸,需要首先解決大客戶依賴的問題。
北京積水潭醫院是天智航最大客戶。根據披露,積水潭醫院在2018年是公司第二大客戶,2019年是第一大客戶。2020年報中,天智航雖未披露前五大客戶明細,由於客戶2、客戶3、客戶4、客戶5均是新近,最大客戶仍然是積水潭醫院,貢獻銷售額2115.04萬元,占年銷售額比重達15.56%。
天智航一直與積水潭醫院保持重要的合作關係,雙方屬於跨界合作。根據披露,北京積水潭醫院是骨科手術機器人應用中心的牽頭醫院之一,對天智航產品推廣有示範作用。天智航與積水潭醫院在臨床應用規範、手術指南、醫師培訓、組織學術會議等方麵均有合作。
或許同積水潭醫院建立手術中心的經驗可以被推廣。根據定增預案,建立更多骨科手術中心,有提升醫療機構微創和骨科手術水平、推動產品研發、增加使用習慣等多方麵的裨益。因此天智航提出了一項頗有野心的戰略。
天智航計劃在5年內推廣60家微創骨科手術中。公司測算,每家醫療機構前期固定投入在500萬元左右,預計使用募集資金3.13億元。若機器人輔助手術順利實施,通過手術量結算和耗材銷售,現金流將逐步增厚,每家微創骨科手術中心的預計回本周期為4.33年。
天智航計劃能趕得上變化嗎?